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5年07月22日
總統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問答全文
總統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專訪

蔡英文總統日前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專訪,針對兩岸關係、臺美關係及南海爭議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


總統答問內容為:

  
問:您對習近平的印象如何?

總統:就像我在CSIS講過的,對於習近平主席能夠勇敢地採取措施進行反貪腐的這件事情,我覺得在中國大陸發展的進程上,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也非常期待他在處理兩岸關係上面,能夠有更大的彈性,也能夠充分認知臺灣是一個民主的社會。總統也好,或者政治領導人的決定,是必須要依循民意,所以我也希望他能夠體認到臺灣是一個民主社會,民意的走向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問:有些學者說,習近平設定了要您同意92共識之期限,這個正確嗎?

總統:兩岸的問題很多人都很關注,很多人都有他們自己的觀察,不過我相信,習近平主席做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他應該有能力能夠綜合所有的情勢,來做一個很好的決定,做一個正確的決定。尤其是臺灣已經是一個非常民主的地方,民意的走向其實非常重要,所以設定期限,要求臺灣政府違反民意去承受一些對方的條件,其實可能性是不大的,我也相信他們應該會有這樣的認知。


問:自您5月下旬就職以來,陸方已經切斷臺灣與中國大陸之間正式溝通管道,您打算如何處理日常與北京間的關係?

總統:我們雙方之間溝通的管道其實是很多元的,尤其是在這幾十年來的發展,雙方的交流其實非常多元而且頻繁,在交往的過程中,其實也產生很多互相溝通的模式,這些溝通不只是在官方的層次,還包括每一個不同層級,還有民間的溝通,都在整個兩岸之間溝通的這種結構裡面。我們雙方之間立場上的差異,其實在我520的就職演講裡面,我也盡了最大的力量,來讓雙方的立場可以縮小差距,我也相信在某種程度,中國大陸方面也會認知到520講話裡面的善意。

 

問:但看來似並非如此。中國大陸國務院臺灣辦公室表示,您的就職演說是「一個未完成的答卷」,迄今並無公開的跡象顯示他們肯定您的立場。而您身為總統,是否和中國大陸政府的對口有接觸?

總統:就像我講的,現在所暫停的是兩會的管道、陸委會與國臺辦的管道,這在官方的意義或許是存在的,但問題是長久以來,雙方之間管道確實是很多元的,現在看到的兩會,也就是海基會與海協會兩會的溝通體制,只是整個多元管道中間的一部分。當我講到多元,其實它是有多層次的面向,不僅是政府在交流的過程中,很多政府機關跟他們在中國大陸的對口,也都有一定程度相互通訊息與交換意見的機制。I’m saying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government have different ways of communicating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in China.(我政府各層級都有和中國大陸對口機構聯繫的管道)我不能在這個階段進入太多細節。


問:您認為您有在縮小臺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隔閡嗎?

總統:這段時間以來,我們都非常謹慎處理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我們除了不採取挑釁的態度,防止意外的發生之外,也希望透過資訊的交流,能夠建立起雙方的互信。


問:您代表許多較偏向認同「臺灣人」,而不是「中國人」的臺灣年輕一代,他們比老一輩更支持獨立。身為總統,您要如何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但同時也要讓年輕的選民滿意,您如何取得平衡?

總統:It is a fact that different generations, and different people of different ethnic origins, they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China. But they all agree on one thing: that is democracy. (事實上不同世代和不同族群的民眾對中國大陸會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一件事情,他們的意見一致,那就是民主。)

 

問:美國自1979年之後改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在北京)代表「中國」,而將中華民國的臺灣(首都在臺北)視為一個「實體」(entity),您覺得這是公平的嗎?

總統:我想我不太清楚美國在講這個字- “entity”的時候,它的意思是什麼,但是這個 “entity"有很多可以詮釋的空間。以臺灣來講,我們有一個完整的政府跟民主的機制,我們有軍隊,我們是一個可以為自己做決定的國家。所以,或許美國或者其他國家有不同的想法或是不同的角度,但從我們來看,其實絕大多數的臺灣人覺得我們確實是一個國家。


問:沒有被國際社會承認,您是否覺得不公平?

總統:It is indeed unfair。(這確實是不太公平)

 

問:美國讀者與我都難以理解,身為臺灣總統,您只被允許在美過境停留48小時。

總統:It is indeed. (的確如此。)


問:有報導指出,來自中國大陸的觀光客減少了,這會傷害臺灣的觀光產業嗎?

總統:我們是看到有一些在量上面的減少,但是整體而言,對我們觀光產業有多大的衝擊,我們還在評估當中。不過整體來說,我們也希望我們觀光客的來源是多元的。所以,我們也會持續強化對於其他來源觀光客的爭取,而且我們的觀光產業可以發展出適應不同來源的觀光客,能夠更多元,而且更能夠適應不同的觀光客。


問:中國大陸如果執意的話,可能會對臺灣施加更多壓力,他們會威脅破壞你們與邦交國的關係並嚇跑他們,您會擔心這個嗎?

總統:關於經濟的手段,我不是指他們(中國大陸)現在正在做,但如果他們用經濟手段加壓力的話,其實中國大陸也應該想像他們要付出的代價,就是今天中國大陸可以這樣對臺灣的話,它也可以對其他周邊的國家。所以,我相信很多周邊的國家都會很仔細地觀察中國大陸會不會對臺灣以經濟的手段來加壓,中國大陸如果要成為一個在這個區域是受尊敬的國家,我相信他們會小心地考慮這件事。

 

問:所以您認為臺灣與邦交國的關係會繼續維持嗎?

總統:我們會盡力維持我們的邦交國,也希望跟我們邦交國發展出一種互惠的關係,也就是在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文化及教育上的交流都能持續強化,讓他們真心感受到與中華民國維持邦交是一件有意義且有助益的事情。

 

問:您的前任馬總統曾計畫向美國購買66架F16戰機,儘管有47位美國參議員致函支持,但最後都沒有結果,您會繼續提出此項請求嗎?

總統:我們會持續評估國防的需求,持續向美國提出軍事合作計畫,所以這些方面我們會持續與美方來進行溝通,同時也會對防衛需求做更準確的評估。在這個階段,我們的需求主要還是在水面艦、潛艇、防空系統及網路安全,這些方面我們有比較強的需求。


問:馬前總統之前也希望向美國購買柴電潛艦,但未竟其功,您會再重覆此訴求嗎?

總統:In three areas our needs are more urgent, there are surface ships and submarines, air-defense and cyber-security areas. In submarines, we are trying to develop our own, to develop indigenous capabilities.(在三個領域,我們的需求較急迫,如水面艦和潛水艇、空防和網路安全領域。在潛水艇方面,我們正嘗試著開發自己的潛艇,發展本國的能力。)


問:美國總統候選人柯琳頓(Hillary Clinton)與川普(Donald Trump),哪一位當選對臺灣比較好?

總統:作為一個其他國家政府的領導人,我們不方便對美國總統選舉做過多的評論。不過我們也希望,無論哪一位當選美國總統,我們都能夠持續現在的關係,而且在現在的關係上,發展下一階段更緊密且互惠的關係。


問:您施政的焦點是內政,像是提高薪資以及增加休假的時間,但是目前臺灣經濟成長率低於1%,您如何在增強經濟發展的同時,亦增加社會福利呢?

總統:我想這些事情,不是一個藥方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其實臺灣的經濟需要做結構性的調整。也就是我們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是走向以創新研發來讓我國的產業可以進到下一個階段、下一個時代。這跟以往我們以製造、效率,也就是成本驅動的成長模式是不一樣。因此我國在下一個世代的經濟產業規劃上非常強調創新與研發,而臺灣剛好是一個適合創新與研發的地方,因為我們有很多好的產業基礎,也有很多好的研發人才。因此只要我國在這裡著力夠深,我們會用幾個主要的產業來帶動整個臺灣產業的轉型,而這幾個主要的產業包括生技、綠能、智慧機械、IOT的產業及國防產業。


問:中國大陸不是你們第一大貿易夥伴嗎?

總統:到現在為止還是,但問題是因為兩方的經濟互補性已經開始在降低、而競爭性已經在加強,所以我們對於雙方的經濟與貿易關係必須做一個重新檢討,務必要使雙方的經貿關係是一個相輔相成且互利的關係,而不是一個過度競爭的情況。
The two economies in the past had a high degree of complementarity, and since we had the ability to organize a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then we move our manufacturing capability to China to make best use of its labor. And now the situation is very different. I mean, the labor cost is increasing and China has their own capability.(過去兩岸經濟有高度的互補性,而我們擁有製造業能力,並轉往對岸,善用他們的勞力。而今非昔比,對岸勞力成本增加,且已具備製造能力了。)


問:所以中國大陸變成臺灣的競爭對手?

總統:They are more and more our competitors.(他們越來越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了。)

 

問:我看到您對海牙常設仲裁庭有關南海仲裁結果表示失望,該仲裁將臺灣聲索的太平島認定為「礁」,而非「島嶼」,因此不能享有200浬專屬經濟海域,您會遵守仲裁庭的判斷嗎?

總統:我們已經公開聲明,這個仲裁的決定有損於臺灣的利益,所以我們不能夠接受,我們也認為這個裁判對臺灣沒有法律約束力。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個是因為我們是一個重要的利益相關方,但是我們沒有被邀請參與整個仲裁的程序。第二,我們對於被稱為「The Taiwan Authority of China」不能接受。第三,在這個地區,我們擁有主權的太平島,在裁決中被認為是一個「礁」而不是「島」,這是違反我們長期以來的主張,我們也認為它確實是一個島。在這裡我想利用這個機會,把臺灣政府對南海爭端的立場做一個說明。第一,當然是有關南海爭端應該依據國際法與海洋法,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第二,我們主張臺灣應該要納入多邊爭端解決的機制。第三,在這個地區的相關國家有義務維護南海的航行與飛越自由。第四,中華民國主張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方式處理南海爭議。我們期待相關國家能秉持相同方式進行協商,來和平解決這個爭端。


問:您是亞洲地區首位並非出自於政治世家的女性總統,您如何做到的?

總統:我覺得我的出現其實跟臺灣的民主發展很有關係,也就是說,臺灣民主發展的過程是一個漸進、由下而上的過程。所以臺灣的新世代領導人其實都來自民間或是跟基層有比較強的連結的政黨。


問:在男性主導的社會裡,女性要爬升到領導人的地位一定很難。

總統:Yes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I think the society and our democracy is mature enough to appreciate the value of the individual politicians. They place emphasis on the quality and the value of individual politicians rather than their gender. So of course, some people will find it fashionable to find a woman leader, but I think the reason why people chose me as leader of this country was because of my policy, my values, suit the needs of Taiwan today.(某種程度上是,但我認為我們的社會和民主已夠成熟,能欣賞個別政治人物的價值。他們重視個別政治人物的品質和價值勝過性別。所以,當然,某些人會覺得找個女性領導人很時尚,但我覺得人民選我當這個國家的領導人,是因為我的政策、我的價值符合現今的臺灣需要。)


Meaning that we represent people who want to have change in this society, after years and decades this place has been dominated by a single party, with the exception of 2000-2008, but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all dominated by the KMT. The whole social structure and values were shaped by this regime, KMT government, over the years. But people now realize that we’re in a different situation now, we want to move forward, we have to restructure ourselves, and redefine the current values. So they want the place to be more democratic. They want this place to place more emphasis on human rights and transparency, in terms of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government’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nd essentially people want to participate, they want to have a voice in the major decisions of the government. So this is somehow different from the way the government conducted business since the days when this place was an authoritarian place.(我們代表社會上渴望改變的人民。這片土地除了2000年到2008年以外,數十年來均被單一政黨,即國民黨所主導,整個社會結構及價值都由這個政權形塑而成。如今人民了解我們的環境已經不同,我們想要向前行,我們想要進行重整,重行定義目前的價值。人民想要更為民主的環境,在政府決策過程中,民眾能參與官方決策,並更重視人權及透明度。本質上來說,人民想要在政府重大決策中,能參與其中並發聲。這與過去這片土地是威權統治、由政府主導的情境,有些許不同。)


問:國民黨長期進行軍事統治?

總統:So the expectation of the people is very different. They want democracy, they want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y want transparency, they want to have fair elections, they want to have sound judicial system, not too much interfered by politics. They want to have an effective judicial system to settle whatever disputes that people may have in their daily lives so they want to have a good social safety net to protect them in case they fell in a very competitive society. (現在人民的期待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想要民主、民眾參與的機會與透明度,以及公平的選舉;他們想要有完善的司法體制,不要有太多的政治干預;他們想要有效的司法體制,以處理日常生活遇到的爭議,擁有妥善的安全網來保障他們,以防在競爭劇烈的社會中陷入困頓。)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10月07日
副總統接見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資深研究員及媒體人賽斯頓 盼臺美持續深化合作守護自由民主
蕭美琴副總統日前接見「傳統基金會」亞洲資深研究員葉望輝(Stephen Yates)及媒體人賽斯頓(Buck Sexton)乙行,感謝訪賓遠道而來親身體驗臺灣社會、人民及臺美的堅實友誼。期盼兩國持續深化合作,並拓展至經貿、安全等領域,攜手守護自由民主的共享價值。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對訪賓表達歡迎之意,感謝訪賓遠道而來親身體驗臺灣社會、人民以及臺美的堅實友誼。並提到,臺美夥伴關係在臺灣民主化發展中至關重要,臺灣從過去經歷殖民時期、二戰後的一黨專政時期,至今日轉型為成熟且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這段歷程值得驕傲。 副總統指出,自由民主是臺灣珍視且自豪的價值,也是與美國人民共享的核心信念。期盼雙方持續在此堅實基礎上深化合作,並拓展至經貿、安全等領域,同時維護彼此重視的價值理念。最後,再次表達誠摯歡迎,很榮幸與訪賓共聚一堂。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主任秘書甄國清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10月07日
總統接受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專訪內容
賴清德總統日前接見「傳統基金會」亞洲資深研究員葉望輝(Stephen Yates)及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主持人賽斯頓(Buck Sexton)及其胞弟梅森(Mason Sexton Jr.)、克茲(Keats Sexton),並接受賽斯頓專訪,針對兩岸關係、區域情勢、國防、臺美經貿夥伴關係及我國社會福利政策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專訪內容於今(7)日凌晨播出。 專訪問答內容如下: 問:臺灣的公民責任感已引起許多美國人關注,我們注意到臺灣民眾守法且相互尊重,在路上行走讓人感到很安全,這帶給我們許多啟發。另外,現在臺灣與中國之間議題深受全球矚目,人們認為兩岸情勢升溫、危機日益接近,您會如何向美國聽眾形容目前的兩岸局勢? 總統:首先,我很高興聽到你此趟來臺灣看了很多事情,收穫豐碩,另外也謝謝你對臺灣公民社會的肯定。臺灣的確被國際社會稱讚「最美的風景是人」,這次花蓮因為颱風引發堰塞湖溢流造成重大傷亡,街道都是泥沙、很多房子都被泥沙堆積,臺灣社會自動自發地跑到花蓮去幫助受災民眾,過去幾天有連續假期,第一天假期有3萬多人去、第二天有4萬多、第三天又4萬多,總共有十幾萬人自動自發拿著鏟子到花蓮去幫助受災民眾,所以臺灣社會也稱呼這批人為「鏟子超人」。 你可以充分感受到臺灣的確是充滿熱情、人民很善良,所以不管是街道或者是在晚上或白天,基本上治安都不錯。 你剛剛提到了臺灣與中國的關係,我非常期待全球關心臺灣跟中國關係的朋友能清楚知道幾件事情:第一、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臺灣也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沒有權力侵犯臺灣。第二、中國在臺灣海峽進行軍演、破壞區域的和平穩定,所以打破臺海現狀的是中國,不是臺灣;臺灣人民保護主權、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不應該被解讀為對中國的挑釁。第三、即便臺灣受到中國日益增強的威脅,臺灣仍然沒有放棄尋求兩岸和平共榮的目標,因為我們知道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臺海的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事關重大。我們對和平有理想、沒有幻想,我們認為和平必須要靠實力才能夠得到。 所以臺灣在我上任之後採取「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第一是強化國防力量,明年的國防預算根據北約標準可以達到GDP的3.32%,在2030年之前可以達到GDP的5%。一方面對美國或國際社會進行軍事採購,另一方面推動國防自主,跟國際社會共同開發武器,從研發設計到生產製造共同合作,讓臺灣本土的國防工業能夠發展起來,對臺灣的安全進一步做出貢獻,包括無人機、水下無人潛艇、機器人,都是未來臺灣要著重發展的項目。 第二是強化經濟韌性,臺灣在2010年對外投資有83.8%投資在中國,可是去年只剩下7%,現在美國是臺灣最重要的投資對象。也就是說,我們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而是讓臺灣的產業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讓臺灣的經濟不但要好,而且要有韌性,臺灣才能夠安全。第三是跟美國還有民主陣營肩並肩站在一起,共同發揮威嚇的力量,也就是用備戰來達到避戰的目標。 第四是只要對等、尊嚴,臺灣很樂意跟中國進行談判,透過交流合作來達到和平共榮的目標。因為我有看到川普總統公開談到,習近平曾經打電話給他,在川普總統任內不會出兵攻打臺灣。我們希望能繼續得到川普總統的支持,如果川普總統能夠讓習近平永遠放棄對臺發動武力攻擊的話,川普總統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   問:如果您現在有機會與川普總統直接對話討論臺海情勢,尤其在國防與國安方面,您希望讓川普總統知道什麼? 總統:如果有機會見到川普總統跟他講述臺海情況的話,我會建議川普總統特別留意習近平目前不僅在臺海進行越來越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在東海、南海也擴軍。中國的軍事演習已經到印太整個區域,航空母艦跨過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北海艦隊在演習時繞行日本一周,甚至到澳洲的經濟海域發射實彈射擊。 印太區域持續變化,情勢不斷變緊張,面對的不是只有併吞臺灣而已,當臺灣被併吞之後,中國會更有力量在國際上跟美國競爭,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最後也會衝擊到美國的本土利益,所以希望川普總統能夠持續維護印太的和平穩定。 臺灣有決心保護自己國家的安全,也會善盡責任,跟民主陣營共同合作,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   問:美國過去在外交政策及介入國際事務方面學到一些教訓,因此格外關注那些願意承擔自身防衛責任並展現上戰場決心的夥伴。請問您如何向美國政策圈或公民展現臺灣捍衛自身主權的決心? 總統:我會跟他們說,臺灣有絕對的決心守護自己國家安全,因為臺海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當臺灣在保護自己國家時,等於是承諾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這就是為什麼我剛剛提到國防預算持續增加的原因,在蔡英文前總統任內的國防預算從占GDP 1.9%提高至2.5%;明年則可以達到3.32%,2030年之前就可以達到5%,比北約標準早5年。 另外,我們也在總統府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集結臺灣各行各業、公私力量進行全社會防衛的訓練;我也主持了國安高層會議,將中共政權定位為臺灣的境外敵對勢力,針對中國對臺灣的五大國安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總共100多條的國安法制,在此會期會送到立法院審議,讓臺灣能更有法治力量、更有國防力量、更有人民參與的力量來守護國家,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 我相信自助人助,所以非常贊同你的想法,臺灣或其他國家必須善盡自己的責任,只有自助才能得到人助,大家共同團結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發揮嚇阻力量,才有辦法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   問:全球正密切關注人工智慧及其發展,尤其是美國,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建設的卓越廠房也引起大家濃厚興趣。請問您對臺美在先進科技、晶片製造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經濟夥伴關係有何看法?預期未來將如何發展及共同促進繁榮? 總統:臺灣科技產業的確有不錯表現,這是臺灣數十年來產官學研共同合作,及臺灣人民支持下的結果。但我必須謙卑地說,台積電或臺灣半導體產業只是生態系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整個半導體生態系包括:美國是創新、研發、設計,同時也是最大的市場;日本有材料和設備,韓國有快速記憶體,臺灣是晶圓的邏輯製造,荷蘭擁有重要的半導體製造設備。 整個半導體生態系裡面美國獲得80%的利益,所以美國還是居於龍頭地位。面對未來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整個半導體生態系每個國家都非常重要,美國還是要繼續領先全世界,臺灣很樂意跟美國一起努力,共同協助美國再工業化並成為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心,讓美國持續領導世界,也讓美國能再度偉大。 臺灣也把半導體產業看成是對世界未來繁榮的重要責任,所以臺灣政府支持台積電去美國、日本及德國投資。未來美國在再工業化及成為人工智慧世界中心的時候,相信台積電一定可以扮演關鍵角色。   問:在與臺灣政府官員會晤過程中,談到家庭組成,美國最近也開始關注這項議題。美國觀眾可能會很有興趣聽到有些國家試圖透過政策來解決相關問題,例如鼓勵婚姻和促進生育率等,使社會持續壯大,也更有韌性。請問臺灣有哪些促進生育率的措施?這些政策目前實施的成效如何? 總統:很高興你肯定臺灣這些作為。其實臺灣這些政策也參考了美國及國際上一些國家進步的做法。目前我們整個策略是,第一,0-6歲國家跟家庭一起養,小孩子0到6歲每個月都有錢可以領。另外,不管是公立或私立高中職都免學費。 另外,我們對老年人也有長期照顧系統,全臺灣有1萬5千個據點,大概有10萬個長照服務員在幫助65歲以上的長輩和身心障礙者,讓他們可以得到好的照顧。 如果年輕人要結婚,結婚有生小孩的家庭可以優先得到住到社會住宅的機會;如果要買房子,可以得到政府利息補貼;只想要租房子,也可以得到政府的租金補貼;不孕夫婦政府也可以補助他們去接受人工生殖。 另外,我們也在減稅,這是臺灣歷史上對社會投資最大的時刻,也是減稅最多的時刻。這些作為就是要讓年輕人敢婚、敢育、能養。我也注意到川普總統目前要減稅,我們希望家庭的負擔能夠減少,讓更多人能夠組成家庭,讓社會能夠安定、繁榮發展,然後國家才能夠生生不息。
詳細內容
114年10月01日
副總統接見美國農業部次長 盼臺美持續推動農業合作共創繁榮
蕭美琴副總統今(1)日上午接見「美國農業部貿易及對外農業事務次長林德柏格(Luke Lindberg)乙行」,感謝其來訪展現臺美關係的深化與友好。並指出,農業是臺美雙邊貿易極其重要的一環,期盼持續推動農業貿易合作,共創繁榮發展。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林德柏格次長此行具有重要象徵意義,也展現臺美關係的深化與友好。並指出,農業貿易在臺美雙邊貿易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對於台灣及美國的農民與畜牧業者皆具實質助益。 副總統現場也特別展示包括鳳梨與芒果等臺灣優質水果,並對昨日美方正式宣布開放臺灣鳳梨進口美國市場表達高度肯定與感謝。副總統說,臺灣在氣候與環境條件方面與美國高度互補,除生產世界上最優質的鳳梨,臺灣芒果亦深受國際市場喜愛;而美國的蘋果與葡萄則是臺灣消費者最常選購的進口水果,顯示臺美農產品在市場上的高度互補。 副總統指出,目前臺灣是美國農產品第七大出口市場,前不久農業部陳駿季部長率領「農產品貿易赴美友好訪問團」前往美國,與當地業者洽談採購計畫,涵蓋小麥、玉米、黃豆與牛肉等項目;此外,臺灣市場也有眾多其他類別的美國農產品深受歡迎。 副總統說,為歡迎貴賓來訪,此次特別安排在臺灣虹廳與訪賓會面,虹廳展示有臺灣知名畫家林惺嶽老師的《天佑花蓮》畫作,描繪花蓮稻田的景觀,而花蓮近日受颱風與堰塞湖溢流重創,政府與民間團體正全力投入災後重建,也感謝像美國一樣在困難時刻與臺灣站在一起的朋友。 副總統最後再次感謝訪賓的到來,並強調,無論面對自然災害或其他挑戰,臺灣人民始終願意成為良善的力量,與美國人民並肩前行,而現在正是展現團結的時刻。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次長陳明祺、農業部次長杜文珍等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30日
副總統接見奧地利跨黨派國會議員 盼持續深化雙邊夥伴關係
蕭美琴副總統今(30)日下午接見「奧地利跨黨派國會議員訪問團」時表示,臺灣與奧地利近年來在經濟、貿易及文化領域持續合作,雙方產業間亦存在互補與合作關係,期盼未來能進一步深化雙邊夥伴關係。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奧地利友台協會主席艾蒙(Werner Amon)率領友台訪問團來訪。並表示,這是擔任副總統以來首次接見來自奧地利的訪團,很高興臺灣與奧地利近年來在經濟、貿易及文化領域持續建立強健且穩固的夥伴關係;目前臺灣駐奧地利大使是一位音樂家,充分展現奧地利所代表的強大文化底蘊。 訪團成員尚包括奧地利聯邦議會副議長魯伯特(Günther Ruprecht)、人民黨團副主席漢默(Michael Hammer)、新奧地利黨團副主席薛尼克(Nikolaus Scherak)及綠黨議員史德勒(David Stögmüller)等,由外交部次長葛葆萱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30日
副總統接見英國保守黨影子商貿大臣訪團 盼持續深化臺英各領域交流與合作
蕭美琴副總統今(30)日下午接見「英國保守黨影子商貿大臣葛里菲斯(Andrew Griffith)訪問團」,感謝英國持續推動臺英經貿關係及支持臺灣國際參與。並表示,臺灣與英國在經貿、外交、安全與教育等各領域都有密切的交流與合作,期待雙方持續攜手,共同促進民主、自由與繁榮。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訪賓長期致力於深化臺英夥伴關係。並提到,2023年臺英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ETP),是雙邊經貿關係的重要進展,後續也持續推動相關合作,進一步深化和加強經貿夥伴關係。 副總統指出,英國是臺灣在歐洲第三大對外投資目的地國,代表雙方為夥伴關係所奠定的基礎,已展現實質而有意義的成果,期待未來在數位貿易、人工智慧、科技及太空等領域有更多合作機會。 在外交方面,副總統感謝英國持續支持臺灣有意義地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國際組織,以及許多國會議員反對中國扭曲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作為排除臺灣國際參與的藉口。 在安全方面,副總統表示,臺灣正面臨來自中國解放軍的複合威脅,包括在海空域、認知作戰、政治干預及網路安全等層面,歐洲也面臨類似挑戰,期待與英國持續加強相關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對於英國透過「七大工業國集團」(G7)及其他國際高層對話與峰會,持續強調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副總統也表達感謝。 副總統提到,蔡英文前總統曾在英國求學;今天上午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演講,有許多來自英國的國際學生也在其中就學,顯示臺英雙方在教育及青年交流方面的合作深具意義。臺灣與英國同樣重視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並以憲法加以保障,這樣的環境有助於年輕世代學習、研究,並透過文化交流相互了解。 副總統表示,臺英在許多領域都有密切夥伴關係,感謝訪團不遠千里來臺為雙方關係做出進一步貢獻,期待未來持續與英國密切合作,共同促進民主、自由與繁榮。 訪賓一行尚包括英國國會下議員古博(John Cooper)、寶蘿(Rebecca Paul)等,由外交部次長吳志中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10月07日
總統接受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專訪內容
賴清德總統日前接見「傳統基金會」亞洲資深研究員葉望輝(Stephen Yates)及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主持人賽斯頓(Buck Sexton)及其胞弟梅森(Mason Sexton Jr.)、克茲(Keats Sexton),並接受賽斯頓專訪,針對兩岸關係、區域情勢、國防、臺美經貿夥伴關係及我國社會福利政策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專訪內容於今(7)日凌晨播出。 專訪問答內容如下: 問:臺灣的公民責任感已引起許多美國人關注,我們注意到臺灣民眾守法且相互尊重,在路上行走讓人感到很安全,這帶給我們許多啟發。另外,現在臺灣與中國之間議題深受全球矚目,人們認為兩岸情勢升溫、危機日益接近,您會如何向美國聽眾形容目前的兩岸局勢? 總統:首先,我很高興聽到你此趟來臺灣看了很多事情,收穫豐碩,另外也謝謝你對臺灣公民社會的肯定。臺灣的確被國際社會稱讚「最美的風景是人」,這次花蓮因為颱風引發堰塞湖溢流造成重大傷亡,街道都是泥沙、很多房子都被泥沙堆積,臺灣社會自動自發地跑到花蓮去幫助受災民眾,過去幾天有連續假期,第一天假期有3萬多人去、第二天有4萬多、第三天又4萬多,總共有十幾萬人自動自發拿著鏟子到花蓮去幫助受災民眾,所以臺灣社會也稱呼這批人為「鏟子超人」。 你可以充分感受到臺灣的確是充滿熱情、人民很善良,所以不管是街道或者是在晚上或白天,基本上治安都不錯。 你剛剛提到了臺灣與中國的關係,我非常期待全球關心臺灣跟中國關係的朋友能清楚知道幾件事情:第一、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臺灣也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沒有權力侵犯臺灣。第二、中國在臺灣海峽進行軍演、破壞區域的和平穩定,所以打破臺海現狀的是中國,不是臺灣;臺灣人民保護主權、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不應該被解讀為對中國的挑釁。第三、即便臺灣受到中國日益增強的威脅,臺灣仍然沒有放棄尋求兩岸和平共榮的目標,因為我們知道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臺海的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事關重大。我們對和平有理想、沒有幻想,我們認為和平必須要靠實力才能夠得到。 所以臺灣在我上任之後採取「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第一是強化國防力量,明年的國防預算根據北約標準可以達到GDP的3.32%,在2030年之前可以達到GDP的5%。一方面對美國或國際社會進行軍事採購,另一方面推動國防自主,跟國際社會共同開發武器,從研發設計到生產製造共同合作,讓臺灣本土的國防工業能夠發展起來,對臺灣的安全進一步做出貢獻,包括無人機、水下無人潛艇、機器人,都是未來臺灣要著重發展的項目。 第二是強化經濟韌性,臺灣在2010年對外投資有83.8%投資在中國,可是去年只剩下7%,現在美國是臺灣最重要的投資對象。也就是說,我們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而是讓臺灣的產業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讓臺灣的經濟不但要好,而且要有韌性,臺灣才能夠安全。第三是跟美國還有民主陣營肩並肩站在一起,共同發揮威嚇的力量,也就是用備戰來達到避戰的目標。 第四是只要對等、尊嚴,臺灣很樂意跟中國進行談判,透過交流合作來達到和平共榮的目標。因為我有看到川普總統公開談到,習近平曾經打電話給他,在川普總統任內不會出兵攻打臺灣。我們希望能繼續得到川普總統的支持,如果川普總統能夠讓習近平永遠放棄對臺發動武力攻擊的話,川普總統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   問:如果您現在有機會與川普總統直接對話討論臺海情勢,尤其在國防與國安方面,您希望讓川普總統知道什麼? 總統:如果有機會見到川普總統跟他講述臺海情況的話,我會建議川普總統特別留意習近平目前不僅在臺海進行越來越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在東海、南海也擴軍。中國的軍事演習已經到印太整個區域,航空母艦跨過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北海艦隊在演習時繞行日本一周,甚至到澳洲的經濟海域發射實彈射擊。 印太區域持續變化,情勢不斷變緊張,面對的不是只有併吞臺灣而已,當臺灣被併吞之後,中國會更有力量在國際上跟美國競爭,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最後也會衝擊到美國的本土利益,所以希望川普總統能夠持續維護印太的和平穩定。 臺灣有決心保護自己國家的安全,也會善盡責任,跟民主陣營共同合作,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   問:美國過去在外交政策及介入國際事務方面學到一些教訓,因此格外關注那些願意承擔自身防衛責任並展現上戰場決心的夥伴。請問您如何向美國政策圈或公民展現臺灣捍衛自身主權的決心? 總統:我會跟他們說,臺灣有絕對的決心守護自己國家安全,因為臺海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當臺灣在保護自己國家時,等於是承諾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這就是為什麼我剛剛提到國防預算持續增加的原因,在蔡英文前總統任內的國防預算從占GDP 1.9%提高至2.5%;明年則可以達到3.32%,2030年之前就可以達到5%,比北約標準早5年。 另外,我們也在總統府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集結臺灣各行各業、公私力量進行全社會防衛的訓練;我也主持了國安高層會議,將中共政權定位為臺灣的境外敵對勢力,針對中國對臺灣的五大國安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總共100多條的國安法制,在此會期會送到立法院審議,讓臺灣能更有法治力量、更有國防力量、更有人民參與的力量來守護國家,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 我相信自助人助,所以非常贊同你的想法,臺灣或其他國家必須善盡自己的責任,只有自助才能得到人助,大家共同團結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發揮嚇阻力量,才有辦法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   問:全球正密切關注人工智慧及其發展,尤其是美國,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建設的卓越廠房也引起大家濃厚興趣。請問您對臺美在先進科技、晶片製造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經濟夥伴關係有何看法?預期未來將如何發展及共同促進繁榮? 總統:臺灣科技產業的確有不錯表現,這是臺灣數十年來產官學研共同合作,及臺灣人民支持下的結果。但我必須謙卑地說,台積電或臺灣半導體產業只是生態系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整個半導體生態系包括:美國是創新、研發、設計,同時也是最大的市場;日本有材料和設備,韓國有快速記憶體,臺灣是晶圓的邏輯製造,荷蘭擁有重要的半導體製造設備。 整個半導體生態系裡面美國獲得80%的利益,所以美國還是居於龍頭地位。面對未來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整個半導體生態系每個國家都非常重要,美國還是要繼續領先全世界,臺灣很樂意跟美國一起努力,共同協助美國再工業化並成為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心,讓美國持續領導世界,也讓美國能再度偉大。 臺灣也把半導體產業看成是對世界未來繁榮的重要責任,所以臺灣政府支持台積電去美國、日本及德國投資。未來美國在再工業化及成為人工智慧世界中心的時候,相信台積電一定可以扮演關鍵角色。   問:在與臺灣政府官員會晤過程中,談到家庭組成,美國最近也開始關注這項議題。美國觀眾可能會很有興趣聽到有些國家試圖透過政策來解決相關問題,例如鼓勵婚姻和促進生育率等,使社會持續壯大,也更有韌性。請問臺灣有哪些促進生育率的措施?這些政策目前實施的成效如何? 總統:很高興你肯定臺灣這些作為。其實臺灣這些政策也參考了美國及國際上一些國家進步的做法。目前我們整個策略是,第一,0-6歲國家跟家庭一起養,小孩子0到6歲每個月都有錢可以領。另外,不管是公立或私立高中職都免學費。 另外,我們對老年人也有長期照顧系統,全臺灣有1萬5千個據點,大概有10萬個長照服務員在幫助65歲以上的長輩和身心障礙者,讓他們可以得到好的照顧。 如果年輕人要結婚,結婚有生小孩的家庭可以優先得到住到社會住宅的機會;如果要買房子,可以得到政府利息補貼;只想要租房子,也可以得到政府的租金補貼;不孕夫婦政府也可以補助他們去接受人工生殖。 另外,我們也在減稅,這是臺灣歷史上對社會投資最大的時刻,也是減稅最多的時刻。這些作為就是要讓年輕人敢婚、敢育、能養。我也注意到川普總統目前要減稅,我們希望家庭的負擔能夠減少,讓更多人能夠組成家庭,讓社會能夠安定、繁榮發展,然後國家才能夠生生不息。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