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0年10月31日
總統參加華視三十周年祈福許願茶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應邀參加 華視三十周年祈福許願茶會,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能夠應邀出席華視三十周年祈福許願茶會,阿扁倍感榮幸。首先,阿扁要向華視公司全體工作同仁多年來的努力與貢獻,表達最高的敬意跟嘉勉之意。
  三十年,真是一段漫長的歲月。從蓽路藍縷的草創初期,到嶄新世紀的勵精圖治,華視帶給台灣人民的不僅僅是許多人成長階段的美好記憶,在提升台灣的新聞文化品質,以及對人文與社會的關懷方面,華視更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對於華視所提出的「三十周年新願景」中,將包括重建區復建、關懷兒童以及志工社區服務人文關懷系列活動的納入,阿扁相當感動,因為它為台灣歷史性的政權輪替注入新的意涵,那就是視野的輪替和文化的輪替。
  台灣在歷經政黨輪替之後,多元蓬勃的社會力量繼八○年代末期的解嚴之後,再一次獲得沛然的開展,媒體的功能、角色與責任也就愈發顯得重要。如何讓台灣內部的多元聲音,能夠獲得公平、客觀、完整的傳達,也構成媒體文化轉型的新課題。
  「自由之於個人,猶如空氣之於火」,我們不但不能剝奪自由與個人之間的共生關係,更要捍衛這一項神聖莊嚴的權利。台灣的媒體,曾經是民主化過程中推波助瀾的主要動力。如今,在政權和平轉移的過程當中,作為公共論壇媒介的新聞從業工作人員,更肩負起形塑公民認同、反映社會問題、提供平衡對話空間的重要責任。
  阿扁相信,政府的責任,就是提供一個百分之百保障言論自由的環境,讓媒體能夠獲得公平的競爭,並且落實「媒體為公器、屬全民所有」的意義。阿扁也希望,透過觀照多元意見的呈現,媒體能夠打造一個優質化的經營典範,賦予民眾清楚、公正、真實的評斷空間。
  阿扁在今年《國慶講話》中曾經揭櫫政府四大施政重點,作為全民共努力的目標,其中一項就是要「塑造民主的公民社會」。阿扁認為,公民參與是民主政治的常態,但是公民的「平等參與」除了是政府必須保障的基本權利之外,仍有賴民間社會力量一起來強化。
  媒體是公共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行動者之一,也是提供客觀討論與民主教育的公眾論壇。成熟民主的實踐必須展現在相互尊重和理性辯論的基礎之上,政府對所有媒體朋友們的指正虛心就教,視為鞭策政府進步的力量。政府也期盼與媒體朋友們共同努力,創造一個具有建設性的社會文化。阿扁相信,一個成熟客觀的媒體環境,是台灣邁向成熟民主的必要條件。
  「三十而立」的華視,正值活力旺盛、創意十足的壯年期,阿扁期許華視能夠在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之下,昂首邁向第二個三十年。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