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5年06月18日
打破貧窮循環模式,總統提「兒童與少年未來發展帳戶」計畫
總統出席「105年全國扶幼感謝暨表揚大會」

蔡英文總統今(18)日上午前往臺南市出席「105年全國扶幼感謝暨表揚大會」,對主辦單位「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扶幼工作的付出與貢獻表達感佩之意,並說明政府會從學校教育及社福等各方面著手,給予社工最大的支持,幫助弱勢孩童翻轉人生。

總統抵達後,首先觀賞由磐果舞蹈劇場所帶來的精彩表演,並在台下聽取自幼腦性麻痺患者李宜紋克服身障困難,一路走來成為烘焙師傅的成長分享。

隨後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是家扶基金會的年度盛會,感謝該會長期以來在全國各地投入兒童照顧與社福工作,為臺灣的社會帶來了許多溫暖。

總統提及,上個月臺南的「南臺南」和「北臺南」家扶中心,出養了5位孩子。這些孩子因為有寄養家庭的陪伴,走過了無助的時刻,也有機會展開新的人生。而家扶基金會成立66年來,一直都是政府推動兒少福利最堅定的夥伴。只要是想得到的兒少照顧服務,包括認養、獎助學金、中輟生輔導、家庭托育及兒童少年保護等,均有家扶的投入,所幫助的孩子也是數以萬計。

總統認為,每個受到幫助的孩子都是充滿愛與付出的故事,因為家扶努力推動認養、設置海外服務據點,讓這些故事無時無刻地在臺灣與全球的35個國家發生,也讓世界看見臺灣人民的愛心,做到了最好的國民外交。

總統說,在場有專業的社工、家扶的志工、持續數十年的認養人、扶幼委員及長年贊助家扶的團體代表,也有家扶扶助長大的孩子,出了社會後再加入家扶的行列,他們都是幫助社會的重要力量。

總統表示,她在許多場合都提過,要建立健全的社會安全網,讓所有的人民都受到最好的保護。她很認同家扶所推廣的理念-即「助貧,不是一人做很多,是每人都做了一點點」,並認為「當每個人都做一點點,政府一定要做的更多、做的更早。」因此,她強調政府未來要多管齊下,讓兒童及少年照顧的工作能做得更好。

總統指出,政府要做的首先是要打破貧窮循環模式。很多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因為缺乏資源及妥善的照顧,長大後仍沒有辦法擺脫貧窮的惡性循環,因此她要提出一個為經濟弱勢的孩子設立個人「兒童與少年未來發展帳戶」的計畫。讓這個帳戶除了有政府每年提撥的經費,也可以結合父母儲蓄和社會的捐款,當孩子滿18歲時,就有一筆教育基金,可以幫助他們繼續升學、提升就業競爭力及實現理想的機會。現在衛福部已經在研擬相關規劃,而家扶這幾年來也正在執行「青年自立釣竿方案」和「家長生涯發展方案」,希望相關單位能夠汲取家扶與社福團體的經驗及建議,使這個計畫更臻完美並加速落實。

總統說,政府其次做的是要讓社工的角色得以充分發揮。這個社會的服務案件源源不絕,社工朋友常常是燃燒自己,但過著高壓力、長工時的生活。然而,如果社工的服務量過大的時候,不但自己容易耗損,也會影響服務的品質和效果。

總統提及,19個縣市首長在前幾天連署了一封信函,希望中央能夠補充各縣市的社會工作人力。所以,政府一定要在勞動條件、待遇及執業安全等方面,提供予社工朋友更好的保障,積極解決社工人力不足的問題,讓社工的熱忱得以持續,讓經驗可以傳承。

總統強調,幫助弱勢孩子翻轉人生是政府的目標,政府要與民間共同努力,改變弱勢家庭的生活與孩子的命運。她也希望,政府為弱勢孩子所做的不只是解決眼前的生活溫飽,而是從學校教育及社福等各方面,帶給其面對困境的勇氣,有追求夢想的志氣和自信,走出不一樣的人生。

總統也說,治標容易治本難,要從根本來做改變則需要更多力量的投入,她並再次感謝家扶基金會在社會福利這條艱辛的道路上,一路與政府相互扶持。

隨後,總統頒發「特別感謝獎」與「30年國內兒童認養人」獎項予獲獎企業及個人,並與家扶兒童一起將象徵「健康」、「快樂」、「幸福」、「平安」及「勇氣」的幸福車票放入幸福列車的票匣,期盼所有孩子都能走向人生幸福的每一站。
包括臺南市長賴清德及家扶基金會董事長趙犁民等均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10月03日
總統視察恆春社會福利綜合館 強調持續擴大社會投資與全民共享經濟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3)日下午前往屏東視察恆春社會福利綜合館時表示,隨著國家經濟穩健成長,政府持續擴大社會投資,透過增加的稅收有計畫地強化社會安全網,推動包括「0到6歲國家一起養」、高中職免學費、長照3.0等多項福利政策,與全民共享經濟成果。 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屏東縣政府簡報友善托育、社區關懷據點服務及社福館建設。 總統致詞時表示,近年來國家經濟持續發展,政府將增加的稅收有計畫地投入於建置社會安全網,推動各項社會福利政策,包括「0到6歲國家一起養」、高中職免學費、私立大學學費補助及長照3.0等,都是政府擴大社會投資的具體成果。 總統肯定屏東縣政府社會福利規劃完善,照顧範圍涵括孕婦、新生兒、青少年到長者等對象,也有許多創新作為值得中央參考並推廣至其他縣市,讓每個縣市社會福利工作都能越做越好,全國人民都能獲得更好、更周延的照顧。 總統提到,恆春社會福利綜合館是兼顧長者健康、兒童成長與家庭支持等功能的幸福基地。恆春鎮人口約3萬人,自社福館開館以來,每年入館人次超過10萬,迄今已超過31萬人次入館,顯示社福館深受民眾歡迎與肯定。曾有一位媽媽說「我不在家,就是在恆春社福館」,因為這裡明亮、安全、空間寬敞,還有多元化的課程,可以待一整天,彌補偏鄉育兒資源不足,顯見社福館深受家庭主婦的認同。 談及中央社福政策,總統以「0-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為例,說明家長自己帶0到6歲的小朋友,政府每個月給予育兒津貼第一胎5,000元、第二胎6,000元、第三胎7,000元。0到2歲選擇公共化托育,政府補助第一胎每個月7,000元、第二胎8,000元、第三胎9,000元。送托準公共服務的家庭,每月補助第一胎1萬3,000元、第二胎1萬4,000元、第三胎1萬5,000元。至於2到6歲幼兒就學補助,若就讀準公共化幼兒園,家長每月只要負擔3,000元;非營利幼兒園每月負擔2,000元;公立幼兒園每月只需負擔1,000元,其他費用都由政府負擔。政府一年編列 1,100 億至 1,200 億的預算,幫助年輕夫婦,減輕家庭負擔,實現年輕家庭「敢生、敢育、敢養」的目標。 總統提到,行政院長卓榮泰近日也宣布,針對生育給付未達10萬元的女性國人,中央將予以補足至10萬元。考量部分民眾雖有勞保、公保、農保等生育補助,但總額仍未達標,政府將直接補助差額,象徵政府送紅包,恭喜新生兒來臨,讓年輕父母能添購育兒所需相關用品。針對不孕家庭,政府也擴大人工生殖補助,原本每胎補助10萬元已提高至15萬元,並放寬補助次數,從過去僅限第一胎,擴大到第二胎、第三胎皆可申請,展現政府支持生育的決心。 總統也提到,在教育方面,中央持續推動高中職免學費,並針對私立大學提供學費補助,讓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再因教育負擔而卻步。對於長輩照顧,政府也推動「長照3.0」,協助年輕家庭照顧父母,減輕多代同堂的壓力。同時進行減稅措施,例如明年租屋單身者年所得低於62萬6千元可享有免稅優惠,實質提升國人可支配所得。期盼透過穩健財政運作,將稅收盈餘用於擴大社會投資、照顧基層民眾,真正落實經濟成果全民共享的理念。 隨後,總統前往親子館及體健室參觀,與家長、小孩及體適能課程學員互動,氣氛和樂融洽。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衛生福利部次長呂建德、屏東縣長周春米、立法委員徐富癸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18日
總統出席師鐸獎表揚大會 強調推動教育平權與擴大教育投資 達成全人教育目標
賴清德總統今(18)日上午出席「114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及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感謝得獎老師用教育為孩子裝上飛向夢想的翅膀,為國家培育優秀人才。並表示,政府會持續推動教育平權,擴大教育投資,幫助年輕人搭起逐夢的舞台,盼共同努力建構溫馨、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快樂學習,達到全人教育的目標。 總統致詞時表示,很高興受邀出席師鐸獎、教育奉獻獎及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適逢教師節前夕,要代表全體國人向全國教師預祝教師節快樂,感謝每位教師盡心盡力春風化雨,為國作育英才。同時提到,「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及家長對師恩的感念,社會也將老師與天地君親並列,顯示對老師貢獻的尊崇,因此可以代表國家頒獎給所有得獎老師,深感榮幸。 總統指出,得獎者雖來自不同縣市、學校,也有不同事蹟,但共同精神就是對教育的熱忱數十年來不減、愛心不變;對教育的理想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也願意發揮創意,為學生、為教育做出奉獻,令人欽佩,要再次代表國家表達感謝。 總統說,今天之所以能夠站在這裡,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很幸運在小學、國中、高中乃至於大學,都得到老師的啟發與教誨,也在國家民主化後教育蓬勃發展,因為教育獲得專業知識,得到民眾支持,進而站在這裡領導國家。身為總統非常重視教育,首先要推動教育平權,國家有責任給予孩子獲得教育的機會,教育栽培人才,人才多、人才好,國家社會自然會好;個人透過教育改善生活,國家社會也會跟著好。 總統談到,政府推動不論公立、私立,高中職一律免學費,過去因為政府對公立大學補助較多,因此學費較便宜,私立大學補助較少,學費自然較高。根據研究,孩子考取公立或私立學校的其中一個影響因素是教育資源,偏鄉教育資源較少,孩子考上私立大學的機率則高。因此,政府補助私立大專校院學生每年3.5萬元,另額外提供經濟弱勢學生每年1.5萬至2萬元補助。 總統同時指出,政府也給予學生校內住宿補貼,每人每學期5千元,教育部更協助公私立大專校院學校宿舍整修、改建,滿足學生住校需求。針對在外租屋的學生、就業青年或家庭,政府同樣給予租金補貼,每年投入300億元預算。此外,也推動「TPASS通勤月票2.0」以減輕通勤學生交通負擔。期盼協助來自不同地方與家庭狀況的學生們透過教育改善生活。 總統強調,全人教育非常重要,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們都很清楚,也身體力行。學生的個體差異應予以注重,因材施教,同時啟發孩子的潛能、注意身心均衡發展,建構溫馨、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快樂學習。近年來,政府鼓勵大專校院和高中針對未來全面人工智慧化和淨零轉型的時代,開設相關課程,讓高中生能及早認識人工智慧的原理與應用,及淨零碳排的重要性,有助於提升本職學能,協助企業、國家邁向淨零轉型的目標。 總統表示,除了學校給予適性的教學,政府也推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鼓勵15到30歲的年輕人,依據興趣、志向提出計畫向教育部申請,最高可獲得200萬元補助。今年已確定通過申請的青年有1000多名,很高興看到大家能出國追求夢想。同時指出,「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目的不在讓學生出國拿學位,而是政府要幫助有夢想的年輕人搭起逐夢的舞台。 總統提到,9月9日「運動部」掛牌成立,首任部長是由兩屆奧運金牌得主李洋擔任,盼藉由「運動部」推動全民體育,同時幫助發展競技運動,讓年輕人能得到國家支持,站上國際舞台追求夢想,同時為國爭光。此外,政府也要推動運動產業,期盼年輕人選擇當運動員,即使離開運動場後還能在運動領域就業,達到全人教育的目標。 總統同時強調,我國教育經費受法律保障,每年教育經費不得低於前3年決算歲入平均之23%。因此,政府除了擴大教育投資,也積極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現已進入第二期5年計畫(2023至2027年),共投入970億元,一方面提升大學品質,促進高教多元發展;另方面協助大學提升國際競爭力,培育更多優秀學生。 最後,總統再次感謝每一位老師的貢獻,用教育為孩子裝上飛向夢想的翅膀。未來政府會繼續給老師更多支持,一起努力幫助學生們有更多圓夢的機會。 隨後,總統親自頒發師鐸獎、教育奉獻獎及資深優良教師獎予獲獎老師。包括行政院長卓榮泰、教育部長鄭英耀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09日
副總統期勉「玉山永續講堂」成為企業與學術合作新典範 共同守護臺灣永續發展
蕭美琴副總統今(9)日上午前往臺北大學三峽校區出席「玉山永續講堂」動土祈福典禮,肯定玉山銀行與臺北大學用教育孕育永續力,也期許「永續講堂」除了是教育創新的新地標,更能成為企業與學術攜手合作的新典範。盼共同努力,用知識和行動守護臺灣的永續未來。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永續講堂」這座嶄新的建築不只是一個空間的誕生,更象徵產業、學術與政府在永續發展這條路上寫下合作新篇章。並向玉山銀行及臺北大學在永續教育領域上的貢獻,致上最深的敬意與感謝。 副總統說,玉山銀行長期深耕臺灣,不僅是金融界在永續金融領域的領航者,更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典範。這份堅持是企業的成就,更是對社會及未來的責任。玉山銀行捐建「玉山永續講堂」並提供後續的營運和維護基金,落實對跨世代的承諾。這種用教育孕育永續的力量,也展現玉山銀行對教育的熱情以及對永續價值的堅定信念。 副總統接著提到,臺北大學在公共事務、商管和法律領域深耕多年,成立「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積極推動企業永續發展和經營,透過課程和國際交流,培育具有永續視野的專業人才。永續發展需要技術創新與政策支持,更依賴人才的培育與知識的傳承。期盼「玉山永續講堂」能成為孕育永續人才的重要基地,讓這份知識與責任跨越世代延續。 副總統指出,「永續講堂」這座建築符合對淨零、環保的期待,不僅導入雨水回收、節能空調與智慧燈控系統,更朝向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ED)、臺灣綠建築與智慧建築的認證邁進,與民間和政府推動的「綠色建築」及「智慧校園」方向高度契合,更是跨界合作的實踐場域,也是孕育知識、凝聚行動、連結產業的重要搖籃。 副總統認為,教育和產業的連結是讓永續力量持續擴散的關鍵,期許「永續講堂」未來除了是教育創新的新地標,更能成為企業與學術攜手合作的新典範。期盼一起努力,用知識和行動守護臺灣的永續未來。 隨後,副總統與現場貴賓共同為動土典禮進行祈福儀式,並參觀工程看板,了解工程相關資訊。 包括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建築師安藤忠雄、玉山金控創辦人黃永仁、董事長黃男州、臺北大學校長林道通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0日
副總統接見盲人棒球隊 盼落實推動運動平權政策
蕭美琴副總統今(20)日上午接見「Taiwan Home Run台灣盲人棒球隊」時表示,政府積極推動運動平權政策,並鼓勵國人在國際賽場上展現熱情與拚勁。期盼共同努力,讓盲人棒球運動持續發展,每位喜愛運動的朋友們都有機會參與。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台灣非視覺運動文化發展協會」邱文昇理事長、台灣紅不讓盲人棒球隊宋展宇領隊及所有選手、教練和志工夥伴。並提到,十幾年前曾參與紅不讓盲人棒球的活動及比賽,深受感動也由衷敬佩,當時還獲得一顆可以發出聲音的盲人棒球(Beep Ball)。 副總統指出,臺灣國人都非常喜愛棒球,政府也持續提倡,希望讓不同身心狀況、熱愛運動的民眾都有參與機會。因此,政府積極推動運動平權政策,並鼓勵國人在國際賽場上展現參與體育的熱情與拚勁,也同時提升臺灣的國際能見度。 副總統表示,無論結果如何,相信每次的拚搏都是累積實力的過程與經驗,也是學習的機會。期盼臺灣所有的盲人棒球活動都能在大家的協助下持續發展,讓每位愛好棒球和運動的朋友們都有機會能參與。 訪賓一行由教育部體育署副署長洪志昌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19日
總統主持國防醫學大學揭牌典禮 期許持續精進醫療服務、傳染病防治與軍陣醫學三大領域
賴清德總統今(19)日上午主持「國防醫學大學揭牌典禮」,肯定國防醫學院數十年來在國防醫學發展的深遠貢獻。並對升格後的國防醫學大學提出三點期勉:第一,栽培具備國際觀、人文素養和「博愛忠貞」校風的醫學生;第二,持續精進臺灣公共衛生研究與傳染病防治能量,為國家做出貢獻;第三,持續精進軍陣醫學,借鏡美國或其他國家戰傷救護的經驗,為提升國軍戰力,以及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做出貢獻。 總統致詞時表示,國防醫學院於本(8)月1日正式升格為國防醫學大學,國防醫學院歷經數十年的努力,功在國家、社會及人民,深獲肯定,如今升格為大學,更展現國家對國防醫學發展的大力支持。很榮幸能親自主持揭牌典禮,共同見證歷史性時刻,並代表國人祝賀國防醫學大學校運昌隆,相信未來能承接更重大的使命,持續報效國家、服務社會、造福人民。 總統肯定國防醫學大學的前身─國防醫學院全體醫師對社會的貢獻,並指出,金山、萬里、基隆一帶的民眾,在遭遇重大疾病時會選擇至三軍總醫院就醫,可見三軍總醫院的基層醫療服務深獲肯定。此外,國防醫學大學是全國唯一兼具軍事任務與醫學教育的高等學府,是擁有雙重任務的英雄培育基地。身為醫界出身的總統及三軍統帥,將責無旁貸支持國防醫學大學的發展,也期盼在林致源校長的帶領下,能承續歷任院長打下的深厚基礎,讓貢獻更上層樓。 總統期勉國防醫學大學未來能持續精進,栽培具備國際觀、人文素養和「博愛忠貞」校風的醫學生,並深入基層服務。三軍總醫院及各國軍醫院並非單為服務國軍而設立,平時也兼顧照護民眾健康,期盼未來能持續精進、擴大。 總統談到,國防醫學大學是全國唯一具備「生物安全等級第四實驗室」的學校,非常難得。並指出,全球傳染病在1、20年間就會出現一次,規模大小不一,如2002年爆發的SARS或2019年的Covid-19,包括臺灣在內都受到傳染病的威脅。期盼國防醫學大學能善用此資源,持續精進臺灣公共衛生研究與傳染病防治能量,為國家做出貢獻。 總統接著表示,國防醫學大學與一般醫學大學的不同之處在於具備軍陣醫學及戰傷救護訓練的專業。如果持續精進,對國軍戰力、甚至是全社會防衛韌性將有很大幫助。臺灣應持續精進軍陣醫學,並透過國際合作,借鏡美國或其他國家戰傷救護的經驗。同時,也能利用AI人工智慧、虛擬AR、VR等作為學習工具。 最後,總統再次期勉國防醫學大學升格後,持續精進醫療服務、傳染病防治,以及軍陣醫學與戰傷救護等三大領域的相關訓練,並推廣到全國各地,相信對國家會有很大幫助。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起進行「國防醫學大學」揭牌儀式,並視導戰傷暨災難急救訓練中心及醫學科技教育中心,以及聽取尼泊爾、印尼、柬埔寨、蒙古、印度、馬來西亞國際志工團簡報服務概況,瞭解戰傷救護訓練任務與醫學科技相關課程及教學應用。 包括總統府資政童永、沈榮津、戰略顧問霍守業、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教育部長鄭英耀、衛福部長邱泰源、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嚴德發、軍醫局長蔡建松、國防醫學大學校長林致源等亦出席是項行程。
詳細內容
114年10月07日
總統接受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專訪內容
賴清德總統日前接見「傳統基金會」亞洲資深研究員葉望輝(Stephen Yates)及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主持人賽斯頓(Buck Sexton)及其胞弟梅森(Mason Sexton Jr.)、克茲(Keats Sexton),並接受賽斯頓專訪,針對兩岸關係、區域情勢、國防、臺美經貿夥伴關係及我國社會福利政策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專訪內容於今(7)日凌晨播出。 專訪問答內容如下: 問:臺灣的公民責任感已引起許多美國人關注,我們注意到臺灣民眾守法且相互尊重,在路上行走讓人感到很安全,這帶給我們許多啟發。另外,現在臺灣與中國之間議題深受全球矚目,人們認為兩岸情勢升溫、危機日益接近,您會如何向美國聽眾形容目前的兩岸局勢? 總統:首先,我很高興聽到你此趟來臺灣看了很多事情,收穫豐碩,另外也謝謝你對臺灣公民社會的肯定。臺灣的確被國際社會稱讚「最美的風景是人」,這次花蓮因為颱風引發堰塞湖溢流造成重大傷亡,街道都是泥沙、很多房子都被泥沙堆積,臺灣社會自動自發地跑到花蓮去幫助受災民眾,過去幾天有連續假期,第一天假期有3萬多人去、第二天有4萬多、第三天又4萬多,總共有十幾萬人自動自發拿著鏟子到花蓮去幫助受災民眾,所以臺灣社會也稱呼這批人為「鏟子超人」。 你可以充分感受到臺灣的確是充滿熱情、人民很善良,所以不管是街道或者是在晚上或白天,基本上治安都不錯。 你剛剛提到了臺灣與中國的關係,我非常期待全球關心臺灣跟中國關係的朋友能清楚知道幾件事情:第一、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臺灣也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沒有權力侵犯臺灣。第二、中國在臺灣海峽進行軍演、破壞區域的和平穩定,所以打破臺海現狀的是中國,不是臺灣;臺灣人民保護主權、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不應該被解讀為對中國的挑釁。第三、即便臺灣受到中國日益增強的威脅,臺灣仍然沒有放棄尋求兩岸和平共榮的目標,因為我們知道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臺海的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事關重大。我們對和平有理想、沒有幻想,我們認為和平必須要靠實力才能夠得到。 所以臺灣在我上任之後採取「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第一是強化國防力量,明年的國防預算根據北約標準可以達到GDP的3.32%,在2030年之前可以達到GDP的5%。一方面對美國或國際社會進行軍事採購,另一方面推動國防自主,跟國際社會共同開發武器,從研發設計到生產製造共同合作,讓臺灣本土的國防工業能夠發展起來,對臺灣的安全進一步做出貢獻,包括無人機、水下無人潛艇、機器人,都是未來臺灣要著重發展的項目。 第二是強化經濟韌性,臺灣在2010年對外投資有83.8%投資在中國,可是去年只剩下7%,現在美國是臺灣最重要的投資對象。也就是說,我們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而是讓臺灣的產業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讓臺灣的經濟不但要好,而且要有韌性,臺灣才能夠安全。第三是跟美國還有民主陣營肩並肩站在一起,共同發揮威嚇的力量,也就是用備戰來達到避戰的目標。 第四是只要對等、尊嚴,臺灣很樂意跟中國進行談判,透過交流合作來達到和平共榮的目標。因為我有看到川普總統公開談到,習近平曾經打電話給他,在川普總統任內不會出兵攻打臺灣。我們希望能繼續得到川普總統的支持,如果川普總統能夠讓習近平永遠放棄對臺發動武力攻擊的話,川普總統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   問:如果您現在有機會與川普總統直接對話討論臺海情勢,尤其在國防與國安方面,您希望讓川普總統知道什麼? 總統:如果有機會見到川普總統跟他講述臺海情況的話,我會建議川普總統特別留意習近平目前不僅在臺海進行越來越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在東海、南海也擴軍。中國的軍事演習已經到印太整個區域,航空母艦跨過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北海艦隊在演習時繞行日本一周,甚至到澳洲的經濟海域發射實彈射擊。 印太區域持續變化,情勢不斷變緊張,面對的不是只有併吞臺灣而已,當臺灣被併吞之後,中國會更有力量在國際上跟美國競爭,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最後也會衝擊到美國的本土利益,所以希望川普總統能夠持續維護印太的和平穩定。 臺灣有決心保護自己國家的安全,也會善盡責任,跟民主陣營共同合作,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   問:美國過去在外交政策及介入國際事務方面學到一些教訓,因此格外關注那些願意承擔自身防衛責任並展現上戰場決心的夥伴。請問您如何向美國政策圈或公民展現臺灣捍衛自身主權的決心? 總統:我會跟他們說,臺灣有絕對的決心守護自己國家安全,因為臺海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當臺灣在保護自己國家時,等於是承諾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這就是為什麼我剛剛提到國防預算持續增加的原因,在蔡英文前總統任內的國防預算從占GDP 1.9%提高至2.5%;明年則可以達到3.32%,2030年之前就可以達到5%,比北約標準早5年。 另外,我們也在總統府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集結臺灣各行各業、公私力量進行全社會防衛的訓練;我也主持了國安高層會議,將中共政權定位為臺灣的境外敵對勢力,針對中國對臺灣的五大國安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總共100多條的國安法制,在此會期會送到立法院審議,讓臺灣能更有法治力量、更有國防力量、更有人民參與的力量來守護國家,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 我相信自助人助,所以非常贊同你的想法,臺灣或其他國家必須善盡自己的責任,只有自助才能得到人助,大家共同團結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發揮嚇阻力量,才有辦法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   問:全球正密切關注人工智慧及其發展,尤其是美國,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建設的卓越廠房也引起大家濃厚興趣。請問您對臺美在先進科技、晶片製造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經濟夥伴關係有何看法?預期未來將如何發展及共同促進繁榮? 總統:臺灣科技產業的確有不錯表現,這是臺灣數十年來產官學研共同合作,及臺灣人民支持下的結果。但我必須謙卑地說,台積電或臺灣半導體產業只是生態系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整個半導體生態系包括:美國是創新、研發、設計,同時也是最大的市場;日本有材料和設備,韓國有快速記憶體,臺灣是晶圓的邏輯製造,荷蘭擁有重要的半導體製造設備。 整個半導體生態系裡面美國獲得80%的利益,所以美國還是居於龍頭地位。面對未來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整個半導體生態系每個國家都非常重要,美國還是要繼續領先全世界,臺灣很樂意跟美國一起努力,共同協助美國再工業化並成為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心,讓美國持續領導世界,也讓美國能再度偉大。 臺灣也把半導體產業看成是對世界未來繁榮的重要責任,所以臺灣政府支持台積電去美國、日本及德國投資。未來美國在再工業化及成為人工智慧世界中心的時候,相信台積電一定可以扮演關鍵角色。   問:在與臺灣政府官員會晤過程中,談到家庭組成,美國最近也開始關注這項議題。美國觀眾可能會很有興趣聽到有些國家試圖透過政策來解決相關問題,例如鼓勵婚姻和促進生育率等,使社會持續壯大,也更有韌性。請問臺灣有哪些促進生育率的措施?這些政策目前實施的成效如何? 總統:很高興你肯定臺灣這些作為。其實臺灣這些政策也參考了美國及國際上一些國家進步的做法。目前我們整個策略是,第一,0-6歲國家跟家庭一起養,小孩子0到6歲每個月都有錢可以領。另外,不管是公立或私立高中職都免學費。 另外,我們對老年人也有長期照顧系統,全臺灣有1萬5千個據點,大概有10萬個長照服務員在幫助65歲以上的長輩和身心障礙者,讓他們可以得到好的照顧。 如果年輕人要結婚,結婚有生小孩的家庭可以優先得到住到社會住宅的機會;如果要買房子,可以得到政府利息補貼;只想要租房子,也可以得到政府的租金補貼;不孕夫婦政府也可以補助他們去接受人工生殖。 另外,我們也在減稅,這是臺灣歷史上對社會投資最大的時刻,也是減稅最多的時刻。這些作為就是要讓年輕人敢婚、敢育、能養。我也注意到川普總統目前要減稅,我們希望家庭的負擔能夠減少,讓更多人能夠組成家庭,讓社會能夠安定、繁榮發展,然後國家才能夠生生不息。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