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11月02日
總統接見「E-birds推動全球保護野鳥系列活動」外國訪賓及得獎兒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接見來華參加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l)「E-birds推動全球保護野鳥系列活動」的英國環境署署長楊格女士(Baroness Barbara Young)及兒童創作比賽各洲冠軍,對他們專程來訪,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分別表達歡迎與祝賀之意。
總統在致詞時表示,多年來,國際鳥盟在世界各地推展野鳥保育行動,已對地球的生態環境、鳥類族群的保存,以及生物多樣性的維護,作出重大的貢獻;而目前在臺灣舉辦的「E-birds:推動全球保護野鳥系列活動」,並將鳥類保育與國際兒童創作活動相結合,更具有推動鳥類保育與兒童教育的功能,對於地球生態的永續維護,以及建立人類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的共識,必將產生重大影響。
總統說,臺灣一向有美麗寶島之稱,由於位居亞熱帶,加上氣候溫暖、多雨及地形複雜等自然因素,形成極其多樣化的生態環境,其中百分之五十八的面積為森林所覆蓋,更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種類之繁多及珍貴稀有的程度舉世聞名,例如黑面琵鷺及八色鳥,這些也都是台灣民眾發起保育後,加上國際鳥盟協助推展的合作計劃。
總統強調,「不再讓任何一種物種消失」是我們努力的目標。這一次推動全球保護野鳥系列活動能在臺灣舉行,不僅肯定過去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生態保育活動的成果,同時也呈現了臺灣擁有豐富及多樣性的野鳥資源,意義至為重大。
總統進一步表示,去年此時,他個人曾和珍古德博士在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的陪同下,共同前往故鄉台南的水雉棲地,觀察一項營造計畫的進行情況。該項合作計畫源自台灣興建高鐵的過程,原來的蔗田經過重整營造,成為一塊適合水雉棲息的菱角田。他說,當北區飛來了第一隻水雉的那天,代表了重建水雉家園的希望,代表了開發與環境並存的機會,代表了政府、民間團體與企業合作的潛能,尤其代表了,只要我們修建好一個家園,鳥就會有還巢的動力。
總統也說,前兩天,台北市的動物園才讓先後從澳洲帶回的兩對無尾熊結婚,我們不僅希望他們能早生貴子,這更代表了世界的趨勢,人類不要再捕捉野生動物,動物園以人工的方式來自行培育。鳥會回巢,無尾熊有後代,這不僅是令人期盼的喜事,更能讓我們的孩子深刻了解對土地的愛與敬意、對物種關係價值的重視,這是我們紮下根芽的長遠教育。
總統並嘉許國際鳥盟近年來積極推動各項教育推廣工作,已有顯著的成效,這次與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共同主辦的「推動全球保護野鳥系列活動」,更是本世紀初國際保育的大事。臺灣有幸承辦這次活動,不但希望結合國際各界共同重視鳥類及生態環境保育議題,善盡地球村一份子的責任外,更希望藉這項活動帶動全球兒童共同參與鳥類的保育工作,讓地球的生態環境能夠得到妥善的維護。
楊格女士偕國際鳥盟執行長蘭德斯(Michael Rands)及兒童創作比賽各洲冠軍,下午由立法委員周清玉及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理事長廖世卿等人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