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5年05月19日
總統偕同吳敦義副總統出席「來華參加第14任總統就職致賀團」晚宴
馬英九總統今(19)日晚間偕同吳敦義副總統出席「來華參加第14任總統就職致賀團」晚宴,說明過去8年政府推動「活路外交」政策及促進區域和平之具體成果,並盼訪賓未來能在此堅實的友誼基礎上,持續深化與我國間的交流與合作。
總統致詞時表示,下一任總統將在明(20)日早上完成宣誓及交接印信儀式後正式就職,而他也將完成階段性任務,正式卸下國家元首職務。對於在場貴賓過去8年對中華民國政府及「活路外交」政策的支持與協助,總統表達誠摯謝意。
總統指出,過去8年來,政府以全新的思維,同時處理「兩岸」與「國際」這兩組關係,創造「和平紅利」,形成臺灣、兩岸及國際社會「三贏」的局面,促成我國對外關係與兩岸關係的「良性循環」。
總統說,過去兩岸關係確實曾有一段跌宕起伏的時期,但他上任之後,政府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臺海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迄今雙方已簽訂了23項協議。8年來,每週往返兩岸的航班從零增加到890班,來臺的陸客與陸生人數也大幅成長,使臺灣海峽從過往的「衝突熱點」轉變為「和平大道」,這也是我國8年來逐步獲得國際社會肯定,擴展國際空間的重要關鍵。
總統進一步說明,由於兩岸間已有足夠互信,去(2015)年11月7日,他秉持對等與尊嚴的原則,在新加坡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會面,雙方針對「鞏固兩岸和平、維持臺海現狀」達成高度共識。相較於6、70年前兩岸間處於抗爭對立的狀態,今日雙方領導人能夠平起平坐的直接對話,對於國際社會確實是一個正面的示範。「我做的只是為兩岸在臺灣海峽搭起一座和平的大橋,無論是誰當中華民國的總統,我們都希望兩岸的領導人能夠持續的見面,以和平的方式解決雙方的爭端,讓兩岸的和平能夠永續發展。」
談及我國對外關係方面,總統說,自他2008年就職以來,揚棄以往的「烽火外交」,改採務實、靈活的「活路外交」,這項戰略不僅獲得國際社會認同,也為臺灣爭取到豐碩的外交成果。目前我國與美國、日本、歐盟、東協及紐澳等主要地區及國家間的關係,都是近三、四十年來最好的狀態。舉例來說,過去8年來,臺美簽署的雙邊協定從90個增加到156個,增加了66個;美國4度對我國提供軍售,總額已超過201億美元,是近20年來美國對華軍售最高的時期。此外,我與日本簽署包括《臺日漁業協議》在內的28項協定,占40多年來雙方所簽61項協議的46%;與東協國家簽署36項雙邊協定,是歷來最多;歐盟及歐洲議會也發佈及通過30項友我的決議案,也是我國與歐盟發展關係以來最佳的狀態。
總統進一步指出,目前給予我國免簽證與落地簽證的國家或地區,從他剛上任時的54個,迄今已擴增到164個,是過去的3倍以上;全球有90個國家或地區與我國相互承認駕照及免試換照;與我國簽署青年度假打工協定的國家也自2008年以前的2國增加到目前的14國,已吸引19萬3千餘名我國青年參與度假打工計畫,凡此均顯示國際社會對臺灣更加友善及歡迎。
總統也提及,他在八年任內,共出訪了12次,總計飛行40萬公里,遍訪了我國22個友邦,並過境美國18次。儘管路途遙遠,行程緊湊,身體難免疲憊,但每次出訪,均充分感受到各國政府與人民的熱情與友誼,倍感溫馨與鼓舞。而他始終秉持「目的正當、過程合法、執行有效」的援外三原則,與各友邦共同推動許多雙邊合作計畫,分享彼此的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等成功經驗,也獲得友邦朝野與社會的肯定。
總統進一步指出,我國也與紐西蘭及新加坡簽署經濟合作相關協定,並與日本簽訂投資協定,也完成與印尼、印度、馬來西亞及泰國等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或經濟合作協議(ECA)的可行性研究。而我國也積極爭取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盼能藉此成為我國加入國際社會的重要跳板。
總統也藉此機會感謝在座貴賓多年來在各種國際場合對我國的支持,使我國在這8年來,得以參加過去3、40年來都不曾參加的國際組織。以「世界衛生大會」(WHA)為例,我國在睽違38年後,從2009年開始,以適當名稱(中華臺北)、正式身分(觀察員)、部長層級、平等待遇與直接聯絡等方式,連續參加7年之久。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國際組織,無法一一細數,「沒有各位的協助,我國是沒有辦法參加的。」
在推動區域和平方面,總統表示,我國在2012年8月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基於「主權無法分割,資源可以共享」的原則,與日本順利簽署《臺日漁業協議》,解決兩國長達40年的漁業糾紛。並在2015年提出「南海和平倡議」,也成功和菲律賓簽署《臺菲漁業事務執法合作協定》,化解臺菲幾十年來海事爭議。
總統說,這些年來,我國在國際社會也善盡「人道援助」的責任,每逢其他國家發生地震、海嘯、颱風或是戰爭、糧荒,我國總是盡可能的提供各種救援物資、捐款或服務。
總統也藉此機會感謝訪賓在臺灣發生莫拉克風災、高雄氣爆、八仙塵暴及臺南大地震等重大災情或意外時,透過各種方式對我國人表達慰問並伸出援手,表達誠摯的感謝。展望未來,至盼友邦續予我國支持,持續深化友誼,共創互惠共榮的未來。
包括副總統吳敦義、司法院長賴浩敏、考試院長伍錦霖伉儷、監察院長張博雅及夫婿、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伉儷、外交部次長侯清山及各國來華元首及政府代表等亦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