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5年05月17日
總統接見「泰華僑團菁英拜會團」
  馬英九總統今(17)日下午接見「泰華僑團菁英拜會團」,肯定訪賓們在凝聚僑界向心力及增進臺泰友好關係的努力,並說明我國在政治、經貿與對外關係之發展現況。
  總統致詞表示,今日來府的訪賓均係泰華僑界的女性菁英領袖,分別來自「泰國海華協會」、「泰國中華總商會」、「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泰國分會」、「泰國中華會館」及「泰國召帕亞獅子會」等重要僑團。渠等努力團結僑社並增強我旅泰華僑的向心力,為我國付出的用心令人感佩。
  談及臺泰經貿交流現況,總統表示,中華民國與泰國雖然沒有正式邦交,但兩國關係密切友好。去(104)年雙方貿易總值超過95億美元,泰國是我國第10大貿易夥伴、第11大出口國與第12大進口國,我國對泰國的投資累計至去(104)年底已超過139億美元,居泰國外人投資第三位,僅次於日本及美國。
  總統表示,他在民國97年上任後,就提出了「自由、公義與繁榮的臺灣」、「和平兩岸」與「友善國際」等施政目標,也是要「為臺灣經濟找生路、為兩岸關係找出路、為國際關係找活路」。在我國自由度表現上,根據美國紐約「自由之家」最新公布的《2016全球自由度報告》(Freedom in the World 2016),我國已經連續17年名列「自由國家」, 在亞洲地區僅次於日本,名列第二;在實現公義方面,過去8年來政府也積極推動婦女權益。例如從民國98年開始,開辦「育嬰留職停薪津貼」,讓生育子女不再成為職業婦女的負擔,7年來,已經有超過206萬餘人次受惠,總補助金額超過新臺幣360億元;政府也將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落實成國內法,使我國婦女權益與國際接軌,受到更全面的保障;我國亦致力提升婦女請假權益,在民國103年修正《性別工作平等法》,改善陪產假、產檢假及生理假的相關規定。
  談及我國經濟發展,總統表示,這8年來,我國遭遇到70年代石油危機以來最為嚴重的三次經濟衰退,包括2008年的金融海嘯、2011年的歐債危機與去(2015)年的全球出口衰退。然而即使面臨這樣的逆境,臺灣的表現並不差。根據德國貝特曼基金會(Bertlesmann Foundation)公布的「貝特曼轉型指數」,臺灣的「政治轉型」(Political Transformation)在全球129個國家中排名第三名。臺灣的「經濟轉型」(Economic Transformation)則更為成功,在全球129個國家中排名第一名;此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日前公布「全球富裕指數」,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人均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我國為4萬6千多美元,在全球排第21名,與他上任時的第32名相比,進步了11名,遠超過英國、法國、義大利、日本、西班牙及韓國等。
  談及兩岸關係,總統說,他自上任以來積極改善兩岸關係,並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臺海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創造和平與繁榮,目前兩岸關係已達到隔海分治67年以來最和平穩定的狀態。
  談到我對外關係,總統說,從民國97年開始,我國連續7年派衛生署長或衛福部長出席睽違38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此外過去8年來,中華民國的形象與國民素質在國際上亦廣受各國的肯定與歡迎,給予我國免簽或落地簽的國家及地區,從他上任前的54個,目前已經擴增到164個,增加了110個,是過去的3倍以上。
  總統也提及,我國在國際上積極扮演「人道援助者」的角色。這8年來,從海地到日本、從菲律賓到敘利亞、從西非到加勒比海、從尼泊爾到薩爾瓦多、從伊拉克到瓜地馬拉,無論世界何處發生天災人禍時,我國均會提供各種救援物資、捐款或服務,為國際社會貢獻己力,廣獲各國肯定。
  訪賓一行由團長林來好率領、僑務委員會委員長陳士魁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