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5年05月04日
總統接見「全美臺灣同鄉聯誼會」回國訪問團
馬英九總統今(4)日下午接見「全美臺灣同鄉聯誼會」回國訪問團,向訪賓詳盡闡述過去近8年來,政府推動「自由、公義與繁榮的臺灣」、「和平兩岸」及「友善國際」等目標的具體成果。
總統致詞時表示,他於民國97年就任後即提出許多重大改革,並以「自由、公義與繁榮的臺灣」、「和平兩岸」及「友善國際」為施政目標,積極推動相關政策,至今已有顯著成效。在「自由、公義與繁榮的臺灣」部分,根據美國紐約「自由之家」的調查,我國已連續多年被列為「自由國家」, 尤其在「政治自由」項目,更一直被列為第一等。此外,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的評比,我國的新聞自由指數甚至比同在亞洲的日本為高,顯見國際社會對我國的肯定。
在實現社會公義方面,總統指出,過去近8年來,政府積極落實相關政策,除修正《社會救助法》、推出勞保年金、國民年金,並連續五次調漲基本工資,使每月基本工資從新臺幣17,280元增為20,008元,增幅約16%,時薪則從95元增為120元,增幅約20%,是歷任政府調漲金額最高的。此外,為鼓勵民眾生育,政府也開辦「育嬰留職停薪津貼」,至今已有206萬餘人次受惠,總補助金額超過新臺幣360億元。加上諸如信義房屋及鴻海等企業也大力響應,提供員工生育津貼,使得近年來在政府與各界的努力下,國內新生兒人數有所成長,令他相當欣慰。
至於經濟發展部分,總統表示,過去近8年來,我國雖接連遭遇金融海嘯、歐債危機及全球出口萎縮,但是在各項國際評比中,表現仍然不錯。以德國「貝特曼基金會」(Bertlesmann Foundation)公布的「貝特曼轉型指數」為例,在全球129個國家中,我國的「政治轉型」(Political Transformation)排名第3,「經濟轉型」(Economic Transformation)更排名第一。此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日前公布的報告,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我國的人均GDP為46,783美元,在全球排第21名,超過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日本及韓國,且與他上任時的第32名相比,進步了11名。
談及兩岸關係,總統指出,過去近8年來,雙方共簽署23項協議。事實上,每一項協議都是和平協議,「沒有和平做基礎,是不可能簽的。」政府向來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臺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之所以「不統」,是因為「兩岸統一、時候未到」;之所以「不獨」,是因為「臺灣獨立、沒有必要」;之所以「不武」,是因為「使用武力、沒有意義」。
總統也強調,兩岸在1992年時達成共識,雙方雖皆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是可以用口頭的方式各自表達內涵。有人認為「九二共識」是模稜兩可的傑作,但不論如何,「有效就好」。過去近8年來,來臺觀光的大陸旅客人數已大幅增加,更可貴的是,來臺就讀的大陸學生也由民國96年的823人增為近4萬2千人,成長超過50倍。
總統進一步以法國與德國為例指出,兩國雖然交戰長達百年,但是雙方在二次大戰之後推動大規模的學生交流計畫,有效促進彼此的瞭解,改善關係。此外,兩國更放棄引以為傲的貨幣,改採歐元,相當不容易。
總統認為,法國與德國的經驗值得學習,中國歷史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炎黃子孫應該要變得比祖先更為聰明,不用打仗,而以和平方式來解決問題。
總統說,為彰顯我國追求和平的理念,政府在金門、彭佳嶼及太平島等地立碑,分別刻下「和平臺海 繁榮永續」、「和平東海 國疆永固」及「和平南海 國疆永固」等字,就是希望能將殺戮戰場轉變為和平廣場,進而變為繁榮商場。
總統強調,我與大陸往來近8年,雙方仍有許多不同的看法,但重要的是如何「求同存異、共創雙贏」,將過去的敵人變為朋友。
談及我國際關係,總統指出,兩岸關係獲得改善後,政府也不需採取以往的「烽火外交」。過去在「烽火外交」期間,我與9國斷交、與3國建交,邦交國總計減少了6個。但是,建交的3國,人口加起來不到50萬,斷交的9國,人口加起來約5千萬。而自他就任至今,除了甘比亞與我國斷交,其餘邦交國的關係仍相當不錯。最重要的是,邦交國在國際社會間為我國仗義執言,對我國深具助益。
總統也提及,近年來,每當他國發生天災人禍時,我國政府及人民皆踴躍捐輸,加以我國人素質高,因此,儘管我邦交國只有22個,但是給予我國人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的國家與地區,已由他上任前的54個大幅增為目前的 164個,增加了110個,是過去的3倍。
總統指出,政府在過去近8年來所推動的政策,讓美國、日本及大陸之間維持微妙的平衡,使彼此之間的關係從惡性循環變為良性循環,衍生出「和平紅利」,希望未來政府也能延續政策,「對臺灣來講絕對是有幫助的」。
談及即將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WHA),總統表示,過去我國不是無法與會,就是參與的層級很低,或是得經過中共轉手。但自他上任以來,我國已連續7年參與「世界衛生大會」,今年能否參加,「不是我能夠幫得上忙的」,但是政府對外不分藍綠,仍將盡力爭取。
總統強調,政府希望透過兩岸關係和解的制度化,以及與國際社會的密切互動,改善兩岸與國際關係,因為如此一來,對岸就不會想要輕易地改變現狀,希望未來的政府也能走這條路,「不管誰當政,人民的幸福是最主要的考量。」
訪賓一行由「全美臺灣同鄉聯誼會」回國訪問團團長項邦珍率領,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呂元榮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