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5年05月04日
總統出席僑務委員會「新編海外華語文教材」發表會
  馬英九總統今(4)日上午出席僑務委員會「新編海外華語文教材」發表會,肯定僑委會在海外推廣華語文教學的努力,並親贈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大辭典》,鼓勵該會持續傳揚中華文化。
  在參觀教材展區後,總統致詞談到,他早年在美國留學時,曾有機會參觀中文學校,其規模雖小但意義重大,是文化傳承的重要管道;所謂「沒有僑教就沒有華僑」,因此,僑委會長期編寫華語文教材送至海外使用,發揮極大作用。
  總統指出,他於就職2週年的時候提出「六國論」,也就是「創新強國、文化興國、憲政固國、環保救國、福利安國及和平護國」,同時也提出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要扮演「和平締造者」、「人道援助提供者」、「文化交流推動者」、「新科技與商機製造者」及「中華文化領航者」等角色,目前均已慢慢實現。
  在文化方面,總統認為,中華語文幾千年來沒有太大的改變,做為文化的載具,讓中華文化得以持續傳承;面對中國大陸在世界各地成立了數百所孔子學院推廣簡化字及大陸文化之情勢,總統則強調,他堅持使用正體字,「不是為了政治考量,而是文化的考量」。然而,目前全世界使用正體字的人口約只有4,000萬,使用簡化字的卻超過13億人,因此,他於競選總統時即提出希望海峽兩岸合編中華大辭典,之後「中華文化總會」也出版了收錄10萬多條詞條的「中華語文大辭典」,透過並列正體字及簡化字,以增進兩岸人民彼此瞭解。
  總統說,全世界現在學習中文的風氣很興盛,政府在此處應該還有發揮的空間。他也舉「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2015全球競爭力評比」及「國際貨幣基金」(IMF)公布的「全球富裕指數」等國際評比為例,說明我國的表現不是自我感覺良好,而是國際社會叫好,希望國人不要妄自菲薄。
  總統也強調,文化與文化創意是我國的強項,透過漢字傳播中華文化的力量,「是每一個華人都應該做的事情」。
  包括僑務委員會委員長陳士魁、副委員長信世昌、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及海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松柏等均與會。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