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5年04月11日
總統接見「日本交流協會」會長大橋光夫一行
馬英九總統今(11)日上午接見「日本交流協會」會長大橋光夫一行,除肯定臺日關係密切友好、官方與民間交流頻繁外,亦盼日方就慰安婦議題盡快與我展開協商。
總統致詞時表示,大橋光夫是「日本交流協會」歷任會長中訪華次數最多的一位,並代表日本政府與我簽署多項重要協議,促進臺日兩國關係的各項交流達成許多具體成果,令人感佩。
總統表示,過去40多年來,臺日雙方共簽署了61項協議,其中有28項協議是在他任內簽署,占了所有協議的46%,包括《青年度假打工協議》、《投資保障協議》及《開放天空協議》等重要協定,其中最具代表意義的是《臺日漁業協議》,解決了臺日雙方40年來存在的漁業爭議,昨(10)日適逢該協議簽署3週年,前(9)日他也特地前往彭佳嶼紀念此一重要的歷史意義。
至於臺日經貿關係方面,總統說,去(2015)年我國投資日本達35件,總額約3億美元,日本投資我國則達471件,總額約4.53億美元。而日本是我第三大貿易夥伴以及重要的投資及技術來源之一,臺灣則是日本第四大貿易夥伴,雙方貿易總額高達579億美元。此外,我國鴻海科技集團與日本夏普公司的結合,可以說是臺日企業合作典範,凡此均證明雙方交流日益密切。
總統也提到,臺灣為了展現經濟自由化的決心,在2010年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2011年簽署《臺日投資協議》、2013年先後與紐西蘭及新加坡簽署《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及《臺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並在同(2013)年恢復與美國的《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協商。至盼未來能儘速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第二回合的談判,並能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使亞太經濟整合更為有效與周延。
有關臺日民間觀光,總統表示,去(2015)年臺日觀光客互訪突破540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而在文化交流方面,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已於去年12月試營運,「東京博物館」及「九州博物館」也將在今(2016)年年底來此展出「日本宮廷美術精品選」,希望讓臺灣的日本文物愛好者能有更好的去處,也相信能進一步促進兩國文化交流。
總統說,臺日關係持續友好,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去年7月30日國會答詢時,就曾經表示「臺灣與日本共享基本價值觀,不但是重要夥伴,也是應珍惜的友人」;而今年2月6日南臺灣發生大地震,造成嚴重災情,日本政府及各界立即伸出援手,包括首相安倍晉三、外相岸田文雄、國會「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平沼赳夫眾議員、幹事長古屋圭司眾議員等友我政要都向我國表達慰問之意,並提供救災所需物資、人力等必要協助,令他感念在心。
談及日本的能源政策,總統說,日本在2011年發生福島核災後停用核電機組,使得日本對外貿易,從核災前一年(2010年)的6兆日圓順差,因大量進口天然氣,在當年出現2.6兆日圓的貿易逆差,核災3年後的2014年甚至出現13兆日圓的貿易逆差。因此,日本不得不恢復核電廠運轉,而這項決策也對全球許多國家的能源政策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總統進一步說明,在日本核災發生後,主張要全面廢核的國家包括日本、瑞士、比利時及德國,目前除了德國仍堅持廢核政策外,其餘國家都在改變中。例如比利時原本在去年即要停止核電廠的運轉,卻決定要延役10年處理;瑞士原本決定要在2034年全面廢核,也宣布無限期擱置廢核時程;此外,產油大國的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聯合國大公國,以發展綠能聞名的瑞典、芬蘭等國也都開始發展或恢復核能電廠的運作。總統認為,臺灣與日本的能源條件相似,均位處於地震帶,且九成以上的能源都倚賴進口,加上皆為獨立電網,無法從國外輸入電力,因此日本的能源政策,值得我國參考與借鏡。
針對慰安婦議題,總統說,日前日本政府與韓國就該議題達成協議,令他感到敬佩,也希望日本政府對我慰安婦議題上能有所進展。
訪賓尚包括「日本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代表沼田幹夫及秘書長浜田隆等,由外交部次長令狐榮達及亞東關係協會秘書長蔡明耀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高振群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