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5年03月30日
總統接見「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回國訪問團」
  馬英九總統今(30)日下午接見「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回國訪問團」,除感謝渠等熱心公益及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卓越貢獻,並說明政府近年來促進經濟成長及貿易自由化的成果。
  總統致詞時表示,「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於民國82年創立迄今已23年,積極投入公益服務。例如,越南臺商總會西寧分會在去(104)年9月進行愛心慈善活動,捐贈2億8,000萬越盾、1,000公斤白米及各項物資給越南同奈省盲人院、孤兒院及老人院等社福機構;菲律賓臺商總會捐贈25部輪椅及2臺洗腎機給呂宋島中部巫爾達內塔市政府,並將陸續捐贈175輛輪椅,關懷菲國弱勢民眾醫療等,在促進我國與僑居地政府的溝通及民間交流等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總統說,臺商在海外經營事業之餘,也積極回饋鄉里,例如該總會去年捐贈苗栗縣、屏東縣及花蓮縣等縣市的清寒學生每人新臺幣5,000元的勵學助學金,總計181萬元;柬埔寨臺灣商會捐贈新臺幣15萬元給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的「無力支付午餐學生基金專戶」;日本及柬埔寨臺商捐贈新臺幣58萬元給財團法人臺灣基督教門諾醫院購置8床兒童醫療專用床,改善兒童與青少年的成長環境。此外,馬來西亞臺灣商會聯合總會於馬來西亞東海岸發生嚴重水災時,捐款5萬元馬幣給馬國政府。同時,「全球各地商會總會」也在國內發生重大災難時踴躍捐輸,例如前(103)年高雄氣爆事件、去年八仙樂園粉塵爆燃意外及今(105)年發生在南臺灣的嚴重地震等,均積極出錢出力協助賑災,愛鄉愛國之情令人感佩。
  針對經貿自由化議題,總統表示,臺灣面積小人口多,必須採取開放政策,才能與國際競爭。雖然我國外交處境艱困,但仍積極爭取與各貿易夥伴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從2010年兩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我國也先後與日本、紐西蘭以及新加坡簽署相關投資或經濟合作協議,並在2013年與美國恢復《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協商。目前亦積極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期盼為企業爭取更為公平與自由的貿易環境。
  總統進一步指出,僑委會也在今年與該總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媒合臺商提供國內新住民第二代的青年到海外企業實習的機會,目前東南亞國家已有越南、印尼及馬來西亞等共計10餘家臺商企業公司有意願加入,期盼善用臺灣的人力資源,擴大布局東南亞,為海外臺商企業培育儲備人才,創造政府、臺商與新住民第二代多贏的合作關係。
  談及我國經貿發展,總統表示,自他上任後沒多久,全球就發生金融海嘯,美國許多銀行因而倒閉,但我國推出銀行存款全額保障措施,在「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員工」的三挺政策下,沒有任何一間銀行倒閉,並發放「消費券」以促進國內買氣;而今年則是實施家電補助與農民的農業機械,在創造經濟成長之餘,更能安定民心。
  總統並以國際指標的評比說明臺灣的經濟表現。根據德國智庫貝特曼基金會(Bertelsmann Foundation)今年2月公布的「貝特曼轉型指數」,臺灣的「政治轉型」(Political Transformation)在全球129個國家中排名第3;而「經濟轉型」(Economic Transformation)則排名第1。此外,彭博商業網(Bloomberg Business)針對全球63個經濟體的通貨膨脹及失業兩項指標進行評比,公布「2016全球痛苦指數」(Misery index 2016),臺灣位居倒數第五名。總統強調,雖然整體經濟受到全球不景氣環境的影響,但我國仍保持通貨膨脹率低及物價穩定,國際社會均給予高度的評價。
  「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回國訪問團一行約30餘人,由總會長江永興率領、僑務委員會委員長陳士魁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