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5年03月11日
總統接見「第16屆全國經典總會考」績優考生暨推廣讀經有功團體代表
馬英九總統今(11)日上午接見「第16屆全國經典總會考」績優考生暨推廣讀經有功團體代表,除肯定讀經活動推廣之成效,亦盼藉由推廣經典閱讀傳承中華文化,將經典智慧運用於生活之中。
總統致詞時表示,「經典總會考」迄今已舉辦16年,會考規模也逐年擴充。背誦內容由第1屆的18段,到去年的第15屆會考時已增加到59段,內容涵蓋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在第9屆時,更增加了閩南語及客語的考試共14段,讓讀經教育的語言內涵更為豐富。
總統指出,今年的會考共有3,180人報名,其中2,331人合格。而今日前來總統府接受表揚的,都是全國前13名的績優考生,會考成績口試在30段以上。其中新北市福和國中的王定驊同學,通過段數已達54段,是會考的第一名,可謂已接近「神童」的水準;而合格的全國考生中,年紀最小的是來自桃園市的饒官犆同學,年僅2歲10個月;年紀最長者則是來自臺北市64歲的董奇英,每段經典的考試都要憑藉真才實學才能通過,實屬不易。
總統說,過去他於擔任臺北市長時,即相當重視讀經教育,並在大同區的孔廟辦理推廣課程,許多家長不辭遙遠將孩子跨區送來參加,因為他們都相信:「讀經的孩子不會變壞」。總統也向訪賓分享自己讀經的心得,他表示,自幼在父母教導下讀經,當時雖然就像「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但長大後發現對於他擔任公職、處理公務上有許多正面幫助,「回甘效果非常大」。
談及經文中有許多古人的智慧與幽默。總統說,過去他開始處理兩岸事務時,常想到《孟子梁惠王篇》中,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這對於他處理兩岸關係有很大的啟發。此外,聯合國於1991年決議,要求各國全面禁用「流刺網」捕魚,以免造成魚源枯竭,也讓他聯想到《孟子梁惠王篇》就有「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此與今日環保知識不謀而合。可見許多好的知識,早在2000多年前即已存在,足證古人的知識雖不如我們廣泛,但其智慧絕不容小覷。
總統認為,讀經是吸收別人智慧最快的方式。他每年都會出席孔廟的祭孔大典,看到日本大阪人參與並製作發送日文版之《論語》,顯見日本人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相當重視,若是國人還不重視讀經教育,屆時「禮失而求諸野」,實在可惜。
會中,總統也聆賞由績優考生代表誦讀數段中外經典,包括中文經典-《大學》及英文名著選-《柏拉圖:「論正義」》的部分篇章。
訪賓一行百餘人,由臺灣省政府主席林政則率領、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監事徐端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