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5年03月05日
總統偕同副總統前往臺東縣金峰鄉視察「嘉蘭天空步道」與防落石整修工程及訪視嘉蘭村在地產業重建情形
馬英九總統今(5)日上午偕同吳敦義副總統前往臺東縣金峰鄉視察「嘉蘭天空步道」與防落石整修工程,及訪視嘉蘭村在地產業重建情形,午間並與嘉蘭村永久屋居民午餐,親自體驗部落建築之美與所代表的文化意涵。
總統抵達先前往「嘉蘭天空步道」視察,並聽取金峰鄉長宋賢一說明該天空步道及防落石整修工程的現況;隨後步行走一段步道,瞭解嘉蘭村八八風災受災情形以及拉灣橋、拉冷冷橋與嘉蘭村永久屋等建設情形。之後,總統抵達部落廣場訪視部落產業芭伊工坊及青年會所等重建成果。
總統致詞時先以原住民語問候現場民眾,並表示,嘉蘭村民在八八風災後,能重建如世外桃源的家園,從「新居」變成「新家」,「新家」再變成「新故鄉」,令他深感欣慰。
總統指出,原民會在民國100年10月28日啟動「卜拉米專案」,推動包括手工藝及傳統作物栽植的在地文化產業發展,以照顧居民的生活與生計,希望達成「把人帶進來社區、把部落產業行銷出去」的目標;而他在剛剛的參訪過程中,看到原住民的手工藝品,令人驚艷。
總統說,雖然有些天然災害無法預測,但可以預防,只要我們做好防災的工作,損害就可以減少。
談及「嘉蘭天空步道」,總統表示,目前部落廣場及嘉南天空步道等景點都已重建完成。事實上,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棧道的興建舉世聞名,遠從三國時代即開始興建棧道,因此,可研議將「嘉蘭天空步道」稱為「嘉蘭棧道」,並將棧道的興建緣由做成標示牌加以說明,相信定能增加觀光的價值,以及文化與歷史的深度,讓該步道更受民眾歡迎。
總統提到,嘉蘭村目前已成為「離災不離村」的重建典範,而在重建過程中,來自民間的力量例如紅十字總會,世界展望會與政府同心協力、相互合作,積極參與援助重建,值得肯定。
提及近來部分人士建議廢除紅十字總會事,總統認為,該會長期以來為社會付出與參與國際人道救援工作,成效卓著,因此該項議題應慎重考量,未來應研議如何加強發揮該會的功能。
總統提到,在重建家園的過程中,原民會並提出「原住民部落家屋建築文化語彙重現」計畫,每戶最高補助新臺幣10萬元,協助族人將家族遷移等過程,以圖騰意象畫在房屋外牆上,以有形的建築,來傳達無形的部落文化價值,十分精彩。
總統也指出,排灣族的古訓有云:「水會想念它曾經走過的路」,這是非常正確的防災意識,因此希望大家記取防災經驗,永遠過著無災無難的生活。
稍早,副總統致詞指出,他在行政院長任內,遵循馬總統的政策方針,且在民間及各部會的通力合作下,將嘉蘭村重建成美麗的家園,令他深感欣慰。
之後,總統、副總統與頭目代表等鄉親一同祈禱與用餐,並共飲連杯酒,祝福部落一切平安,現場氣氛熱絡溫馨。
包括國安會秘書長高華柱、交通部長陳建宇、經濟部長鄧振中、原民會主委林江義、行政院東部服務中心代理執行長張家銘、臺東縣副縣長陳金虎、議長饒慶鈺、重建會前執行長陳振川、紅十字會總會會長王清峰及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等均陪同出席是項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