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5年02月17日
總統接見第六屆「蘭花育種優秀人才菁育獎」得獎人
馬英九總統今(17)日下午接見第六屆「蘭花育種優秀人才菁育獎」得獎人,除肯定得獎者對蘭花育種創新的付出與貢獻,並說明政府扶植蘭花產業的作為與成果。
總統致詞時表示,「臺灣蘭花育種者協會」自民國97年8月成立以來,配合政府定期舉辦新品種發表會及育種人員培訓,積極推動國內、外蘭花產業交流,協助育種者掌握市場脈動培育優勢新品種,對我國蘭花產業的發展貢獻卓著。此外,該協會從民國99年開始,每年辦理「臺灣蘭花育種優秀人才菁育獎」的選拔,帶動蘭花育種薪火相傳,對我國蘭花產業發展影響深遠,殊值肯定。
總統向訪賓分享獲獎者的事蹟。本次獲得「終身育種成就獎」的黃高明和賴清義,分別從事蘭花育種的工作長達34年及31年。黃高明育成出的蘭花多達2,000種,其中「柳林鳳凰」蝴蝶蘭育種年銷大陸約40多萬株;而賴清義育成第一個「嘉德麗亞蘭」品種,得獎花種將近70種,獲獎兩人可謂實至名歸。
總統也談到,獲得「傑出育種菁英獎」孫銘鴻從事臺灣原生蘭創新育種,陸續育成許多優秀品種並銷往國外,創造新商機;而劉調南育成的「芊隆黑鸚鵡」蝴蝶蘭則創下1.7吋小苗批發售價美金50元的佳績。
談及政府扶植臺灣蘭花產業的作為,總統表示,花卉產業是極具外銷潛力的農業,他於民國95年擔任臺北市長時,就積極爭取到「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的主辦權,透過國際性花卉活動,帶動臺灣整體花卉產業的發展;而就任總統後,亦持續扶持臺灣蘭花產業。目前全臺蘭花生產面積達952公頃,至去(104)年的外銷值達1.76億美元,占我國整體花卉外銷值的9成。此外,農委會從民國98年到104年間,已輔導設置12處蘭花生物技術園區及集團產區,面積達207公頃,協助業者提升種苗品質。
總統進一步表示,為了拓銷蘭花產業在海外的市場,降低各國花卉檢疫條件的障礙,農委會在去年1月已取得巴西同意我國「蝴蝶蘭」種苗可依檢疫條件輸入,成功開拓中南美市場;今(105)年2月4日亦突破美國檢疫障礙,使我國成為目前全球第一個可輸入附帶栽培介質的「文心蘭」植株至美國的國家,降低長程運輸過程的耗損率,提高外銷美國的文心蘭數量及品質。
總統指出,政府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架構下,與大陸、歐盟以及美國、日本、澳洲、以色列、加拿大等國家達成協議,同意相互受理個人及法人的「植物品種權」申請,讓國人育成品種的智慧財產權可以在海外受到保護。同時,我國也已爭取到民國109年(2020年)「第23屆世界蘭花展覽」主辦權,讓臺灣優良蘭花產品站上蘭花產業的世界舞台。
展望未來,總統強調,政府將繼續積極扶持蘭花產業,行政院「生產力4.0」計畫中已將蘭花列入計畫推動項目,促進我國精緻農業的產業發展。總統並期盼政府與業界攜手努力,讓臺灣的蘭花有更好的外銷成績,也讓世界看見我國的軟實力。
訪賓一行由臺灣蘭花育種者協會理事長賴本智率領,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沙志一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