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5年01月29日
副總統出席「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頒獎典禮
吳敦義副總統今(29)日下午出席「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頒獎典禮,歡迎來自海內外的參賽師生代表們,除頒獎給得獎者,並期盼渠等勇敢地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帶領世界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教育部為培養年輕學生科學研究能力、創造發展及國際視野,自民國91年起每年辦理「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迄今(105)年已邁入第15年。今年有來自國內及包括美國、加拿大、香港、印度、義大利、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奈及利亞、挪威、菲律賓、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南非、南韓、瑞士、泰國、突尼西亞及土耳其等22個國家或地區共495名師生、152件作品參與競賽。
副總統提及,我國今年有456名國內學生報名參展,計有232名學生通過初審,將從上百件優秀的高中科學研究專題中選出優勝作品,代表臺灣參加世界上重要的青年科學家賽事,例如美國國際科技展覽會(ISEF)、美國國際永續發展3E科技競賽(SWEEEP)及荷蘭國際環境及永續發展競賽(INESPO)等。
副總統說,「科學」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基石,科學教育的目標是在學生的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進而為世界的永續發展找出解答,盼能讓學生們在不同的領域中有更多元的發展。
副總統認為,要達成這個目標,舉辦科學展覽會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同學們從生活中去關心與發現問題,進而尋找研究方向,擬訂具創意的研究題目,憑藉著對科學的濃厚興趣與熱情,設計實驗,並從不斷的錯誤中學習與成長,此種鍥而不捨的研究的精神及豐富的創造力,正是21世紀青少年所需具備的學習能力。
副總統表示,臺灣沒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因此人力資源就顯得相當重要。藉由我國高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現今的臺灣在世界經濟體裡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而科學教育正是促成臺灣如此成功發展的主要因素。
副總統指出,「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此為世界趨勢,而今日世界也更需要富有創造力的科學家,共同關懷包括環境保護、再生能源、綠能科技及醫學發展等全球所面對的重要議題。
最後,副總統也期勉與會者透過參與活動,除能與來自各國的朋友交流與分享經驗,並能勇敢地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帶領世界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包括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評審總召集人中央研究院林榮耀院士、國立教育資料館館長朱楠賢等均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