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5年01月29日
總統接見「泰華僑團首長參訪團」一行
  馬英九總統今(29)日上午接見「泰華僑團首長參訪團」一行,除肯定泰國僑界凝聚僑界向心力,增進臺泰友好關係,並說明近年來政府推動活路外交、兩岸關係與貿易自由化等的成果與展望。
  總統致詞表示,本次訪問團是由「泰華九屬會館榮譽首長會」、「泰國華僑協會」、「泰華各姓宗親總會聯合會」、「泰國臺灣會館」、「泰國代天宮」、「泰國揭陽會館」、「泰國華商經貿聯合會」以及「泰北清邁華文教師聯合會」等重要僑團首長及幹部組成,致力於僑社的團結發展及凝聚僑界向心力,貢獻良多。
  談及臺泰經貿交流,總統指出,中華民國與泰國雖無正式邦交,但兩國關係密切友好。去(2015)年雙方貿易總值超過95億美元,泰國為我國第10大貿易夥伴、第11大出口國與第12大進口國;而我國對泰國的投資累計至2015年9月底已超過139億美元,居泰國外人投資第3位,僅次日本及美國。
  針對政府活路外交政策,總統也表示,他在2008年上任後,致力於改善兩岸關係及國際關係,並提出「和平兩岸」與「友善國際」的施政目標,創造「和平紅利」,促使我國與大陸、美國及日本的關係,都是近年來最好的狀態,也形成一個互惠雙贏的「良性循環」。
  總統提到,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董雲裳(Susan Thornton)去年5月在「布魯金斯研究院」(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演講時,除肯定臺美雙方關係目前正處於最佳狀態,並指出這與我方穩健處理兩岸關係有很大的關聯。此外,來臺旅客也在去年突破1,043萬人次,創歷史新高,比他上任前的371萬人次增加了近三倍,關鍵在於政府採取開放與和平的政策,亦足見臺灣同時改善了與美國及大陸的關係。
  在「兩岸關係」上,總統指出,他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臺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日前參加總統大選的3組候選人也都主張要維持這個現狀,顯示不論是何政黨皆認為,兩岸關係維持現狀是正確的做法,「這是對我過去8年最大的肯定」。
  總統進一步說明,兩岸迄今已簽訂了23個協議,主管兩岸事務的首長也見了7次面並互稱官銜。因為有足夠的互信,他於去年11月7日秉持對等與尊嚴的原則,在新加坡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先生會面,針對「鞏固兩岸和平、維持臺海現狀」交換意見,顯示兩岸領導人已經建立和平處理爭議的溝通機制;《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甚至認為「馬習會」是30年來大陸在核心議題上對臺灣的最大讓步。希望今(2016)年5月20日以後,新政府能繼續維持兩岸的和平。
  在國際關係方面,總統說,從他2008年上任後,我國連續7年派衛生署長或衛福部長出席睽違38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2013年我國民航局長也列席了睽違42年的「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兼具實質與象徵意義。此外,從2000年到他上任前的2007年,給予我國免簽或落地簽證的國家與地區只有54個,目前已經擴增到161個,增加了107個,顯見中華民國在國際上廣受各國的肯定與歡迎。
  談及我國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議題,總統表示,我方在2010年與中國大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2013年7月及11月則分別與紐西蘭及新加坡簽訂經濟合作協議,未來,我國還要加入剛完成談判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向國際社會展現臺灣貿易自由化的決心與立場。
  訪賓一行包括「泰華僑團首長參訪團」團長余聲清、名譽團長饒培中及林鴻鵬等,由僑務委員會委員長陳士魁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