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主持104年文化界人士授勳典禮
中華民國104年12月17日

  馬英九總統今(17)日上午主持104年文化界人士授勳典禮,頒授二等景星勳章予國立中山大學榮譽教授余光中及資深文學家白先勇,表揚兩人長年從事文學創作及致力文化傳承工作的卓越貢獻。
  總統致詞時表示,余光中教授於民國17年在南京出生,走過大時代的動盪,讓文學作品更添生命的寬廣,其創作遍及詩歌、散文、評論與翻譯等領域,我國知名作家梁實秋即曾給予他「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的讚譽。
  總統指出,余教授曾在國內外多所大學任教,傳講文學創作、培育文壇後進不遺餘力,中山大學更在他退休後請他擔任榮譽退休教授,表彰其對文壇的貢獻。
  回顧余教授歷年來的著述,總統說,民國41年,余教授出版第一本詩集《舟子的悲歌》,43年與友人共同創辦「藍星詩社」, 對臺灣詩歌文學有重大影響。余教授著述豐富,出版50餘種專書,有「詩壇祭酒」的雅號。作品不僅被收錄為國語文教材,也被民歌、流行樂界譜曲傳唱,廣為人知。此外,他翻譯愛爾蘭劇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的劇作《不可兒戲》,也屢次搬上舞台,並獲得熱烈迴響。最令人佩服的是,余教授年逾80仍然筆耕不輟,這股對創作的熱愛以及對文學的堅持,令人非常羨慕與敬佩。
  談及另一位受勳人-白先勇教授,總統指出,白教授是廣西桂林人,其先父是抗戰名將、前國防部長白崇禧。白教授的著作,例如《臺北人》、《謫仙記》、《遊園驚夢》及《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等,皆相當膾炙人口。而他對崑曲的推廣更在藝文界引起一場小革命,使原先沈寂的傳統藝術重新受到海峽兩岸、甚至全世界的注意,讓崑曲再度活化。
  總統表示,白教授早年與陳若曦、歐陽子、李歐梵及劉紹銘等人創辦《現代文學》雜誌,引領臺灣文學進入新時代,尤其是他所創作的《孽子》,更是華文文學的代表作。因此,日前白教授即獲頒第五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貢獻獎,表彰其促進華文文學發展的努力,實至名歸。
  總統說,白教授曾赴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作家工作室」(Writer Workshop)取得藝術創作碩士。其作品結合東方與西方的寫作技巧,極具歷史感。近年來,他更出版《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及《白崇禧將軍與228》的歷史記錄片,回顧家族歷史。
  總統認為,余教授與白教授兩人在文藝界皆擁有崇高聲望及廣大讀者群,儘管50年前即已成名,但成名後仍迭有佳作、歷久彌新,令人回味無窮。兩人顯然已成為臺灣文學的 “institution”,可說是不朽的標誌。總統更自稱是余教授與白教授兩人的「粉絲」,對於能在任內親自頒授勳章表彰渠等貢獻,他深感榮幸。
  余光中教授於致感謝詞時表示,今日與白先勇教授共同來府接受總統贈勳,相當高興。他曾多次與總統會面,在總統的諸多成就中,最為大眾所公認的即係維持海峽兩岸的和平,而有了和平,文化及文學才能持續繁榮及發展。
  余教授認為,總統對文化的重視不言而喻,除在臺北市長任內延攬作家龍應台出任文化局長,就任總統後,亦同樣邀請龍應台出任文化部長。此外,總統也相當注重文化傳播的載具-中文,不僅鼓勵他持續撰文評論「中文西化」的毛病,更呼籲各界將「繁體字」改稱為「正體字」,推廣使用正體字,堅持中華文化,非常可貴。
  隨後,白先勇教授致謝詞時則表示,2004年,由他製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臺北首演,特地邀請時任臺北市長的馬總統一同觀賞。當時,馬總統即坐在他旁邊,並對演出內容表示讚賞。
  白教授認為,文化可能是一切的根底,不論是科技或經濟等各領域,最後目的都是為人類服務,其中尤以文學對人的研究最為深刻。白教授說,他在推廣中華文化時,深刻感受到西方社會對中華文化及表演藝術的欣賞、尊敬與狂熱,因此,恢復與保存中華傳統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希望兩岸三地的文化菁英能共同合作,讓中華文化能在臺灣再造。
  在場觀禮者尚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文化部部長洪孟啟及受勳者親友。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