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4年11月10日
總統接見「紐英崙中華公所」回國參訪團
        馬英九總統今(10)日上午接見「紐英崙中華公所」回國參訪團,除說明近年來政府致力改善兩岸關係及拓展國際空間的努力與成果,並感謝僑胞為改善我國與僑居國關係的付出與貢獻。
        總統首先歡迎訪賓遠道來訪,並於致詞時表示,今(104)年7月,他應邀前往拉丁美洲重要友邦:多明尼加、尼加拉瓜及海地等三國進行國是訪問,過境波士頓時也參訪哈佛大學,還至紐英崙中華公所拜訪華僑先進,當時有多達2,000位僑胞夾道歡迎,令人深感欣慰與榮幸。
        總統提到,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時,他曾在我國領事館介紹下擔任中華公所英文發言人,協助該公所派員至各大學演講或參加電視辯論,這段與僑胞共同為我國權益發聲的記憶,他迄今仍難以忘懷。
        總統談到,今年係對日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這場長達8年的浴血抗戰,國軍不論裝備或訓練都遠遜於日軍,大部分的戰役勝少輸多,傷亡人數亦較日軍多,但我國軍民秉持不妥協、不投降的信念,奮鬥到底,終於贏得最後的勝利。
        總統說,僑胞在抗戰期間也並未缺席,抗戰初期,僑胞捐款即達我國軍軍費三分之ㄧ,更有許多人返國參與對日抗戰,如美國華僑陳瑞鈿,渠於九一八事變後召集13名華裔青年返國加入空軍,並在抗戰期間擊落6架敵機,經歷重傷又康復後,渠仍毅然投入前線,擔任運輸機駕駛,負責駝峰運補線。美國特別將陳瑞鈿以及這段事蹟納入休士頓「戰爭博物館」,並稱呼渠為「中國戰鷹」,以表彰渠偉大貢獻。
        總統進一步表示,南洋僑胞也響應政府號召,共有3千餘人組成「南洋華僑回國機工服務團」,負責興建滇緬公路,以維持物資運補,對我對日抗戰極具貢獻,近日他也將與當年南洋機工團的代表及後人見面,並親頒抗戰勝利紀念章,以表達對渠等感念之意。
        總統強調,他2008年上任後致力於推展兩岸關係,並打造和平友善的國際環境。7年多來,兩岸共簽訂23項協議,而來臺陸客也突破1,400萬人次,僅去(103)年就將近400萬人次;此外,於我國就讀的陸生也從800人成長至3萬5,000人,凡此均顯示兩岸關係逐漸改善。
        總統進一步說明,他上周六(11月7日)赴新加坡,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進行會談,也是再度肯定雙方在「九二共識」,即「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基礎上所締造的和平紅利。國際社會對此會談絕大部分都給予高度肯定,包括美國政府也表示「歡迎、樂見海峽兩岸為降低緊張及改善兩岸關係所採取的各項行動」。會後他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會面,對新加坡扮演場地提供者角色感到欣慰,因為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於22年前的辜汪會談亦扮演相同角色。總統說,辜汪會談為政府授權的團體進行的會談,此次則為雙方領導人66年來首次會面,意義重大,對未來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將有極大助益。
        總統認為,我國的對外關係也有明顯進展,包括於2009年開始以觀察員身分重返「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世界衛生大會」(WHA);其後更以「特邀貴賓」身分出席「國際民航組織」(ICAO)第38屆大會;此外,在他上任前,全世界僅54個國家與地區給予我國國民免簽證待遇,如今成長到153個,增加了99個,顯見中華民國在國際上廣受各國的肯定與歡迎。
        訪賓一行包括紐英崙中華公所回國參訪團團長阮鴻燦伉儷及副團長翁宇才等人,由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呂元榮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高振群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