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出席「兩岸領導人會面」中外記者會
中華民國104年11月05日

        馬英九總統今(5)日上午出席「兩岸領導人會面」中外記者會,說明本次前往新加坡與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會面之緣起、目的及特色,並盼能藉此次會面,持續推動追求台海和平與繁榮,促進區域和平穩定,以及增進兩岸人民福祉。
        總統致詞時,首先談起本次馬習會的緣起。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想法,最早是在2013年於印尼巴厘島舉行的APEC會議期間,當時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國臺辦主任張志軍第一次碰面,並且互稱官銜後兩岸官員開始接觸,直至今(2015)年5月23日在金門,10月13日在廣州舉行的「夏張會」中,雙方再提到領導人會面的可能性,「這個議題始終沒有熄火」,在充分溝通並達成共識後,選擇在新加坡這個「具有兩岸關係歷史傳承涵意」的第三地見面,因此,本次會面可謂「兩岸關係、與時俱進、馬習會面、水到渠成」。
        談及本次會面的目的,總統說,本次會面盼能「回顧過去、前瞻未來;鞏固臺海和平,維持兩岸現狀」。政府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海峽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過去七年半來,雙方簽訂23個協議,涵蓋各個領域,創造巨大和平紅利,帶來兩岸隔海分治66年來關係最和平穩定的階段。而未來兩岸關係,在消極方面,要降低敵意,避免偏離正道;積極方面,要擴大交流,深化合作。此時舉行「馬習會」,是建立兩岸領導人會面常態化的第一步,有助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
        總統指出,這次會面的特色主要係三個「第一次」:首先,這是兩岸領導人66年來第一次會面,是歷史性的里程碑,有助進一步改善兩岸關係;其次,兩岸領導人選擇不在大陸或臺灣,而在第三地會面,這是史上第一次,顯示雙方關係逐漸成熟;第三,雙方會面不用兩岸正式名稱與頭銜,第一次以「臺灣領導人、大陸領導人」的身分互動,不用原頭銜,而互稱「先生」,達成實質對等與尊嚴,顯示雙方在處理兩岸事務上的彈性與務實,這也是兩岸「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理念的進一步落實。
        總統強調,本次會面雙方不簽訂協議、不發布聯合公報或聲明,僅各自發布意見一致的新聞稿,以降低複雜性。本次馬習會面,「國家有需要,人民願支持,國會可監督」,都可以達到持續追求臺海和平與繁榮,促進區域和平穩定,以增進兩岸人民福祉,「這是兩岸關係不變的目標」。
        隨後,總統接受現場媒體提問,並針對有關本次會面之流程、會談主題、國會監督、社會溝通、主要友邦之反應以及後續兩岸互動等部分進行回應。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高華柱、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邱坤玄、總統府副秘書長蕭旭岑、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及副主委吳美紅等均陪同總統出席是項記者會。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