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今(31)日下午前往新竹市視察「國家太空中心:福衛五號建置情形」,除高度肯定國家太空中心衛星操作與技術團隊多年來讓衛星順利運轉的付出與辛勞,也期勉所有參與衛星研發的工作團隊持續厚植我國的太空科技產業實力,讓明年福衛五號與福衛七號順利發射。
總統抵達先至衛星操控中心觀賞福衛五號簡介影片,並穿著無塵衣進入衛星整測區,參觀福衛五號衛星整測情況,也至整測廠房2樓環形劇場視察遙測衛星影像成果展示;隨後亦聽取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張桂祥進行太空中心業務簡報。
總統致詞表示,國家太空中心成立於民國80年,是臺灣唯一負責太空科技政策及研發的機構。歷經多年的發展,目前正在運轉中的福衛二號是一枚高解析度遙測,主要功能為地面照相衛星,具有每日再訪週期的獨特性,已經被國際救災組織列為災害支援衛星之一,至今已與64個國家分享防災資訊並支援國內外重大災害超過320次,例如民國93年印尼南亞大海嘯、94年美國卡崔娜風災(Hurricane Katrina)、100年日本311大地震,我國都透過分享衛星照片協助救災;福衛三號衛星則是臺灣與美國合作,首創利用6枚微衛星組成大氣即時觀測網,免費供應給全世界使用。
總統指出,他上任後即致力將臺灣打造成為「和平締造者」、「人道援助提供者」、「文化交流推動者」、「新科技與商機創造者」及「中華文化領航者」;事實上,福衛二號已經運轉超過11年,而福衛三號也繞行地球將近10年,不僅對臺灣與世界在災害防救與氣象預測方面極具貢獻,更在國際上積極「人道援助提供者」及「新科技與商機創造者」,殊值肯定。目前總計有74個國家、2,868個使用者註冊使用,成果廣獲世界知名期刊《自然》(Nature)及《科學》(Science)等報導,並有我國、歐盟、法國、美國、日本、韓國等氣象中心將福衛三號的觀測資料納入氣象預報系統中,被國際間譽為「太空中最精準的地球溫度計」。
總統也表示,科技部近年來積極推動福衛五號及福衛七號兩項太空計畫。福衛五號是我國第一顆完全自主發展的光學遙測衛星,除了衛星的本體,就連難度更高的光學遙測儀器都是採用國內團隊自主技術,發展領先全球的「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感測器。此外,福衛五號也將在今(104)年底完成衛星全系統整備,並預計在明(105)年運往美國加州發射,為我國太空科技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最後,總統也期勉所有參與衛星研發的工作團隊持續厚植我國的太空科技產業實力,希望明年福衛五號與福衛七號順利發射,運轉成功,為我國的太空發展史再寫下新的一頁。
包括行政院院長毛治國、政務委員林政則、科技部部長徐爵民、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羅清華、副院長王作臺、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張桂祥、副主任余憲政、主持人張和本與朱崇惠、國安會諮詢委員袁桂笙及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等均出席是項訪視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