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4年10月30日
總統接見韓國延世大學訪華團
馬英九總統今(30)日下午接見韓國延世大學鄭甲泳(Jeong, Kap Yong)訪華團,對鄭校長代表該校頒贈「模範領導者功勞感謝牌」,表達由衷謝意,並期盼兩國儘早簽署《投資保障協定》及《避免雙重課稅協定》,以共同開創商機,深化雙邊關係。
總統致詞時表示,延世大學是韓國名校,目前共與我國大專院校簽署23項交流協定,雙方學術交流非常密切。對於韓國今(104)年發生「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導致37人死亡、百餘人住院,總統也表達誠摯關懷之意,並與訪賓分享2003年臺灣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抗疫經驗。
總統憶及,當時他擔任臺北市長,為隨時監控疫情發展,曾留宿辦公室42天。當年,社會各界對SARS幾乎不瞭解,亦無相當有效的治療方式。不過,我國在對抗SARS疫情中獲得許多經驗,因此之後的抗疫作為已有所進步。
談及政府近年來改善兩岸關係的成果,總統指出,過去7年多來,我與中國大陸共計簽署23項協議,而從2013年10月的APEC到今年5月,雙方主管兩岸事務的官員已6度會面並互稱官銜。此外,來臺就讀的中國大陸學生已從他上任前的823人增加為去年的3萬3千人,成長40倍。光是去年一年,來臺旅遊的中國大陸旅客即近400萬人次。更重要的是,雙方自從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我對中國大陸的出口增加,共節省超過25億美元的關稅,且受惠廠商近半是中小企業,凡此均可見兩岸目前正處於隔海分治66年以來最和平繁榮的時期。
至於我國際關係的進展,總統表示,他於3年前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希望降低東海的緊張情勢,並呼籲有關各方依據國際法,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2013年,我與日本簽署《臺日漁業協議》,解決彼此長達40年的漁業糾紛。今年5月,我國秉持「主權不可分割、資源可以共享」的理念,進一步提出「南海和平倡議」;他更於6月在美國《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發表專文,闡述「南海和平倡議」的精神。
總統說,近年來,我與韓國的交流與合作相當密切,去年兩國互訪的旅客人數合計高達115萬人次,其中,赴韓旅遊的臺灣旅客約62.6萬人次,訪華的韓國旅客則近53萬人次,較前(2013)年成長50%。在經貿往來方面,去年雙邊貿易總值達274億美元,韓國為我國第6大貿易夥伴,我國則係韓國第7大貿易夥伴。
訪賓一行包括韓國延世大學校長鄭甲泳及副校長鄭南植(Chung, Nam Sik)等,由我國教育部次長林思伶及駐臺北韓國代表部代表趙百相(Cho, Baek Sang)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邱坤玄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