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4年10月28日
總統接見「美國僑學界超黨派聯誼會」回國參訪團
馬英九總統今(28)日上午接見「美國僑學界超黨派聯誼會」回國參訪團,除感謝該會對政府的支持與對國是的關心,並說明政府致力保存正體漢字及傳承中華文化,讓國際社會瞭解漢字之美與重要性。
針對與會者詢及海外僑校使用的教科書究應以正體字或簡體字編印事,總統回應表示,我國華語文教學採用正體字,中國大陸則採用簡化字,且曾推動兩波漢字改革方案。總統指出,常用漢字6,000到8,000字,簡化字約2,200餘字,占常用漢字的1/4至1/3,其中完全改頭換面的不到500字,因此,「基本上大概沒人不認識,真正學正體字而不認識簡化字的不多」。
總統進一步指出,事實上,推廣正體漢字並不容易,因為海峽對岸多達13億人使用簡化字,不過近年來,各界已逐漸瞭解正體漢字在文化、歷史及美學等方面的涵義。而海外僑校所使用的教科書雖以正體字編印,但亦可加註簡化字,俾便學習。
談及他曾率慶賀團赴教廷出席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就職大典,總統說,該典禮之祈禱詞共計27個中文字,其中僅有3個字為簡化字,由此可知,部分常用的漢字雖被簡化,但仍易辨識,且絕大多數的漢字仍以原來的型態保留下來。
總統提到,民國101年「中華文化總會」編纂《兩岸常用詞典》,內容將正體字與簡化字做對比,亦將所有常用詞彙做對比,以利查考。爰此,總統認為,簡化字與正體字之爭,並列是最好的解決方式;臺灣是使用正體漢字最多的地方,不要因為中國大陸觀光客就改用簡化字,這樣反而使陸客失去認識正體字的機會。
總統強調,儘管目前在臺灣、香港及海外等地使用正體漢字者僅約4千萬人,但我方深具能力及意願,希望未來能進一步推廣正體漢字,並增進華語文學界對漢字的認識與運用。
總統也期勉該會持續在國際上發揮影響力,讓世界體會到中華文化的重要性。
訪賓一行由「美國僑學界超黨派聯誼會」召集人童惠珍率領,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立法委員詹凱臣及國安會副秘書長高振群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