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4年10月27日
總統接見2015「太平洋島國青年領袖培訓計畫」(PILP)學員

        馬英九總統今(27)日下午接見2015「太平洋島國青年領袖培訓計畫」(PILP)學員,除說明我國與太平洋島國的合作計畫,並盼渠等學成返國服務能繼續促進雙邊情誼。
        總統致詞時表示,他相當支持 PILP,因為此計畫有助於雙邊交流。從今(104)年10月初開始,該計畫學員至我國進行為期4周的「臺灣實地研究」課程,並參與多項活動,亦出席今年10月的國慶酒會及「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畫成果發表會」。
        總統提到,我國外交部與美國夏威夷東西中心(East-West Center)合作,於2013年開始執行PILP,並配合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中全球合作發展的願景,為中華民國、美國與太平洋島國間的三邊合作關係開啟新頁,在環保、氣候變遷、農漁業、經濟發展及教育等議題相互交流。而此計畫執行3年來,已培訓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71位青年領袖,成果斐然,目標希望在5年內培訓125人,返回家鄉貢獻所長。
        總統指出,臺灣和太平洋島國之間在歷史、語言及族群上有許多世人尚未知曉的連結,根據某些人類學家的研究指出,臺灣可能是南島語系(Austronesian)發源地。總統也談到,他訪問太平洋島國時,發現當地語言與臺灣原住民語言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感覺更加親切。
        談及我國與太平洋島國友邦的合作計畫,總統提到,我國於諾魯共和國提出的「360計畫」,協助該國在3年內發展6種農畜產品,並達成零進口的目標,已獲得具體成果;而我國為推廣節能減碳觀念,陸續推廣太陽能燈具到太平洋島國友邦,希望利用當地豐沛的日照資源,提供友邦人民乾淨的能源,除降低對柴油發電的依賴,更能降低溫室效應帶來的影響。
        總統談到,政府近年來設立「學士後醫學國際專班」供國際學生就讀,而PILP學員此行也曾參訪高雄義守大學的專班,他希望在醫療領域與太平洋島國友邦能更加密切合作,讓更多友邦學生習醫後返國從事醫療及公共衛生工作。
        總統說,美國前國務卿柯琳頓(Hillary Clinton)於2011年在夏威夷東西中心演說中曾表示,臺灣是美國重要的經濟及安全夥伴。他在2009年出訪中美洲時,返程途中曾訪問東西中心,而他在年輕時到美國參加《國際訪客計畫》的第一站也是此中心。對於東西中心給予PILP的支持及近年來在各方面的協助,總統也表達誠摯感謝之意。
        總統談到,PILP有助於學員擴大視野,並能加強各國連結,他期盼學員結訓後能夠運用所學以及臺灣的所見所聞,協助母國朝向和平與繁榮的方向發展。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次長史亞平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王郁琦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