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出席「中華民國各界慶祝台灣光復七十週年」活動
中華民國104年10月25日

  馬英九總統今(25)日下午出席「中華民國各界慶祝臺灣光復七十周年」活動,重申紀念抗戰不是在「歌頌勝利」,而是在「譴責侵略、促進和平」,並強調將繼續抱持此一態度面對歷史,找到真正符合國家利益的方向。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日是臺灣光復七十週年的紀念日,他上午出席臺灣省政府舉辦的「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紀念大會」,特別從5個層面向國人說明今年擴大紀念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的深層意義;分別是「我國抗戰對二戰勝利有重大貢獻」、「臺灣抗日比大陸早42年」、「國父革命建國,因甲午戰爭而起念,因乙未割臺而起義」、「《開羅宣言》是光復臺灣的關鍵」以及「中日兩民族應『就事論事、將心比心、恩怨分明』」。
  總統指出,今年我國特別邀請美國前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杜魯門(Harry S. Truman)及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與飛虎隊的後人來臺;此外,也邀請德國義商約翰拉貝(John Rabe)、美籍傳教士明妮魏特琳(Minnie Vautrin)及當年蘇聯航空志願隊隊員的後人,以感謝這些抗戰時期協助我國的國際友人,「讓他們感覺中華民國是一個愛好自由的國家」、「我們不會忘記歷史,也懂得如何向我們的朋友感恩。」
  總統談到,很多年輕人對抗戰歷史瞭解有限,因此,政府預計以8年時間,打造一座10層樓高,總面積達1萬5,000餘坪規模的「國家軍事博物館」,昨天他也親自出席該館宣告典禮。總統強調,「這不是純粹的國軍歷史文物館」,還可以包括任何在臺灣曾經抵禦外侮的故事與人物,「從1874年牡丹社事件就可以算起」,凡是任何曾經保衛臺灣、捍衛臺灣的人,都應該算是廣義「執干戈以衛社稷」的軍人,而曾經受到戰爭傷害的民眾,包括慰安婦,他們也應該在該館佔有一席之地。
  談及抗戰歷史,總統指出,當時共歷經近4萬次戰役,中國居民死傷2,300萬名以上,最終我們能夠贏得最後勝利,依靠的就是「最堅強的毅力、最偉大的決心」、「奮鬥到底、不妥協、不投降」,使得日軍被牽制在中國戰場,無法抽身加入太平洋戰爭,最後也證實我國透過持久戰、消耗戰的方式以空間換取時間是正確的,包括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及許多歷史學家都高度重視此一貢獻。
  總統強調,「侵略的錯誤或可原諒,歷史的真相不能遺忘」,先總統蔣公當初採取以德報怨的政策,將戰場上的日軍送回日本;在臺灣,我們也應該採取「就事論事、將心比心」與「恩怨分明」的態度,如此才能使中華民族與大和民族世世代代和平相處。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新黨主席郁慕明及國民黨副秘書長江政彥等均與會。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