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4年10月24日
副總統出席「104年僑務委員會議」閉幕典禮
  吳敦義副總統今(24)日晚間前往臺北圓山大飯店出席「104年僑務委員會議」閉幕典禮。
  副總統致詞表示,今(104)年委員會議開幕典禮特別配合本(10)月21日華僑節舉辦,藉以肯定華僑對中華民國的付出與貢獻;同時今年適逢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0週年,僑胞在抗戰時期不僅出錢出力,甚至回國投入戰場,因此,本次會議也特別安排華僑與抗戰的專題演講及史料特展,具體彰顯僑胞的愛國情懷,深具意義。
  副總統指出,1894年甲午戰爭後,清廷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割讓臺澎,俟1945年對日抗戰勝利,才光復臺灣等失土。而民國34年臺灣光復之後,政府推行三七五減租、實施國民義務教育,興建各項工業建設以及進行地方自治選舉等措施;此外,近7年多來,兩岸也從過去衝突對撞轉為目前和平穩定發展,而國內的治安亦大幅改善,人民享有充分自由民主與人權法治,凡此皆係具體實踐國父孫中山先生民有、民治、民享的理念。
  副總統提到,臺灣的面積與人口分別位居全球第140與51名,然我國的經貿實力今年則排名世界第19;而2015至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WEF)的評比,我國名列全球第15;此外,根據2015年「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世界競爭力的評比,我國總排名則位居全球第11,凡此均係政府及國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副總統也指出,臺灣的美景、美食及國人的美德均深受境外旅客讚揚,因此吸引國際觀光客不斷來臺,近7年來,來臺旅客每年約以百萬人次的數字成長,去年為991萬人次,預估今年將超過千萬人次。此外,2008年僅有54個國家與地區給予臺灣民眾免簽証待遇,迄今已有包括美國、加拿大及歐盟等153個國家與地區,提供臺灣民眾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其中,美國於2012年將臺灣納入免簽證計畫,在獲得免簽證待遇的38個國家中,中華民國是唯一與美國無正式邦交的國家,凡此均足證國際間對臺灣的尊重與歡迎。
  副總統說,全球各地的華僑長期協助政府推動經濟、文化、慈善、醫療等工作,展望未來,希望僑胞持續團結一致,共同為促進兩岸和平發展、國家經濟繁榮及社會和諧而努力。
  包括僑務委員會委員長陳士魁、副委員長信世昌、呂元榮及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等均出席是項會議。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