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4年10月22日
總統與青年有約:國立臺東大學
        馬英九總統今(22)日上午前往國立臺東大學出席「總統與青年有約」校園座談,讚揚該校運動風氣盛行,培育許多國手,並就選手培育、補助經費、兩岸關係及能源等議題與學生進行座談及問答交流。
        總統致詞時表示,臺東大學歷史悠久,前身是「臺灣省立師範專科學校」,培育出許多優秀的教育人才。同時,該大學也是臺灣最早培育國小體育老師的學校,而民國103年所成立的運動競技學位學程,更讓東部地區的體育選手完整擁有從國小、國中、高中至大學的四級連貫體育培訓。
        總統指出,臺東大學培育出許多優秀選手,例如民國104年全大運柔道公開男子組第三級冠軍陳律慈、2015亞洲暨大洋洲合球錦標賽第一名的莊翔琳與房子晉,以及2015世界龍舟錦標賽1,000公尺混合組金牌蔡喨羽,每一位都是未來的明日之星。
        總統表示,政府向來關注臺東大學的發展,自他上任以來,政府已經補助臺東大學體育相關經費新臺幣6,768萬元,補助臺東體中的經費更高達2億8千萬元,希望能提供選手最好的環境、設備及訓練,培育出更多優秀運動員。
        總統指出,我國目前競技運動選手的培訓政策是金字塔型的四級培訓體系。國小、國中階段以基層訓練站為主,截至今(104)年已累積培育37,000多名具有運動發展潛力的選手。此外,政府也有《千里馬計畫》,以科學的方式選出具有運動天賦的小學生進行訓練。
        總統進一步說明,高中職階段則設有體育班,從中選拔菁英選手加入大專校院或國家培訓隊專業訓練;而政府也制定《浪潮計畫》,建立國家代表隊的接班梯隊體系。今年第8屆亞洲青少年跆拳道錦標賽,我國代表隊的選手都是該計畫的成員,16歲的選手王晨宇更拿下當屆金牌為國爭光。
       總統說,近年來,我國選手在國際運動賽事上表現亮眼。包括民國101年倫敦奧運,在舉重及跆拳道各獲1銀、1銅。去(103)年仁川亞運,獲得10金、18銀、23銅,總獎牌數達51,在參賽的45個國家中排名第9。今年世大運則獲得6金、12銀、18銅,獎牌數量在143個參賽國中排名第7;事實上,臺北市也已成功取得後(106)年世大運的主辦權,目標是贏得10面以上的金牌。而在國際競賽表現優異的運動員及教練,政府也頒發國光獎章、獎金,給予表揚鼓勵。
        總統強調,為了感謝這些選手的努力與貢獻,在選手退休後,政府也設有「績優運動選手就業輔導」,並有「運動發展基金」補助國內優秀選手學雜費與生活照顧等。
        針對政府推展運動風氣的努力,總統說,他在臺北市長任內即推動「一區一市民運動中心」計畫,目前市民運動中心的每月使用率已高達1百多萬人次。就任總統後,他更進一步推動設置「國民運動中心」,自民國99年至103年,共核定32座。此外,政府也積極在各地設置自行車道,目前全臺自行車道總長度已達4,486公里,比民國96年的979公里增加4.5倍。特別的是,臺灣自行車道的路線從海平面高度到3千公尺都有,讓許多國際單車好手都來臺挑戰。
        總統也提及,他從民國64年開始養成每天晨跑的習慣,一直到現在已經跑了40年,連出國訪問時也不例外。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教授John Ratey曾出版《運動活化大腦》一書,說明規律運動可以使人心情愉悅,更能活化大腦;此外,渠曾在美國高中進行實驗,發現學生在上課前運動20分鐘,有助於提升記憶力與專注程度,顯示運動員「不但四肢發達,而且頭腦不簡單」。
        總統並與學生分享他參加鐵人三項及泳渡日月潭等各項活動的心得,鼓勵青年多出外運動,親自感受太陽、空氣、水及各地的景色。對於臺東大學培育多名優秀選手,總統也再度表達肯定,並期勉該校師生再接再厲。
        隨後,總統與該校陳燕修教練、蔡喨羽同學及林秋懷同學進行對談。針對渠等所提希望選手離校後可至軍中繼續訓練以及偏鄉體育經費缺乏等問題,總統回應將請教育部及國防部研議讓選手到軍中繼續訓練之可行性。此外,政府向來重視體育發展,將盡力弭平東西部資源差距,使東部的體育選手獲得足夠資源。
        總統也與在場同學進行分享與問答交流。總統指出,近年來兩岸往來熱絡,來臺陸生及觀光旅客人數屢創新高,他詢問同學「你認為近年來政府與大陸交流,速度是過快、過慢還是剛好?」,舉手投票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同學認為兩岸交流的速度剛好。
        談及能源及「廢核」與「減碳」何者優先之議題,總統指出,我國能源大部分依賴國外進口,如遭遇天災,將可能造成供電不穩,而核能、火力發電或再生能源都有其優缺點,因此,政府必須審慎規劃能源政策。減碳係全球共識,而非核家園也是我國目標,但在廢核之前找到足夠的替代能源,更是政府的重大挑戰。
        包括總統府資政饒穎奇、國立臺東大學校長劉金源、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林江義、臺東縣副縣長陳金虎及教育部青年署署長羅清水等均陪同出席是場座談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