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出席「從戰爭到和平: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紀念特展」開幕典禮
中華民國104年08月15日

  馬英九總統今(15)日上午出席國史館「從戰爭到和平: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紀念特展」開幕典禮,除重申未來我國將以「就事論事、將心比心、恩怨分明」的態度,推動我與日本的關係發展,並盼望日本政府今後持續正視歷史,以更誠懇、更前瞻、負責任的態度,採取具體行動,與周邊國家達成真正的和解,發展友好合作關係。
  總統抵達後,首先欣賞由國防部示範樂隊進行之《思鄉曲》、《巾幗英雄》及《松花江上》等曲目演唱及演奏,接著觀看特展開幕影片《破曉時分》,稍後在獲邀致詞時表示, 70年前的今天,當時的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而「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紀念特展」也在今日開幕,讓我中華人民瞭解抗戰時期先賢先烈的犧牲奉獻,並且體會到和平的可貴,更是別具意義。
  總統說,本次特展別具巧思,配合展覽主題「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特別強調「七十」之意涵,從戰役、時間、地點、文書、文物、歌曲及宣傳品等七大主題切入,每個主題再精選十項有意義的條目,呈現整個抗戰歷程。本次展出內容不僅包含國際外交、抗日重要會戰、前線軍人的服裝配備等政治與軍事層面,同時介紹了戰時民眾的生活、視聽及教育等社會面,讓參觀的民眾對抗戰的歷史有更深入的認識與瞭解,進而體會並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
  談及臺灣人進行抗日活動之歷史事蹟,總統說,從清光緒21年(西元1895年)中日甲午戰敗,清廷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澎後,臺灣同胞的抗日活動就沒有停過。從早年丘逢甲、吳湯興、姜紹祖、簡大獅、余清芳、羅福星、林祖密及莫那魯道等志士的武裝行動,到林獻堂、蔣渭水、廖進平、翁俊明等志士爭取自治、民主,抗戰時期更有李友邦將軍組成「臺灣義勇隊」在閩浙沿海游擊抗日、李萬居等臺籍人士參與的「國際問題研究所」、丘念台領導的廣東「東區服務隊」、林正亨參加緬甸遠征軍及謝東閔、黃朝琴、連震東等先賢貢獻心力,共五萬多人均志在光復臺灣。凡此史實亦足以證明臺灣在當時雖為日本殖民地,但臺人抗日的決心非常堅定,這也是臺灣主體性的具體展現。
  總統也提到,這次展覽也納入了民國32年12月1日發表的《開羅宣言》,該宣言確認了「日本在中國所竊取之領土,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列島歸還中華民國」,這段文字也被後來的《波茨坦公告》及《日本降書》吸收。而這幾項我國、美國與日本都承認的國際文件,也構成了中華民國光復臺灣的法律基礎,其中《日本降書》更被列入《美國法規大全》及《聯合國條約集》(United Nations Treaty Series),足證該份資料「是不折不扣的條約,是具有拘束力的」。
  總統說,本次展覽也展出許多民國34年10月25日,我國在「臺北公會堂」接受日本投降的各項史料照片及文物,同時將當年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的臺灣民眾,深受戰爭之苦的情況描述得非常清楚。這些歷史留下的證據,在在提醒我們,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不僅有密切關係,也是臺灣能擺脫殖民地身分,成為今日民主、繁榮社會的重要基礎。
  針對日本總理大臣安倍晉三昨(14)日發表的二次大戰結束七十週年談話,總統表示,「談話中表明維持日本歷屆政府立場,對於日本過去發動戰爭,導致亞洲各國生靈塗炭表示反省,並說明日本深切悔悟與由衷道歉的一貫立場。此次安倍首相發言,雖然提及對各國,包括對我國的『侵略』、『殖民』、日本的『反省』、『悔恨』、『道歉』、『承擔戰爭責任』、『對無辜人民造成苦難,難以估計的傷害與痛苦』、『對婦女尊嚴與榮譽的嚴重侵害』、『承諾永遠放棄以武力解決國際爭端的方式,不再挑戰國際秩序』等各國所關注的關鍵字句,不過由於敘述方式與以往有所不同,使得外界對此看法不一,我們中華民國政府相信日本願意反省檢討,但更希望日本未來應該做得更多、更好,尤其是針對所謂『慰安婦』的部分。」
  總統進一步表示,「回顧兩國歷史,日本軍國主義者從120年前奪取臺灣、84年前強佔東北、到78年前全面侵華,並且在台灣強徵軍伕與『慰安婦』,更造成我國數千萬軍民傷亡、數千億美元財產損失,上億人民顛沛流離,無家可歸的慘狀,日本侵略我國帶來的傷害,可說是為各國之最。我國深切期盼日本政府今後持續正視歷史,以更誠懇、更前瞻、負責任的態度,採取具體行動,與周邊國家達成真正的和解,發展友好合作關係,我國亦會在此基礎上,持續落實與日本發展『特別夥伴關係』,共同維護區域的和平與繁榮。」
  談及臺日關係,總統說,中華民族與大和民族之間,在歷史上有許多恩怨糾葛。《中日和約》開頭有一段話如下:「鑒於兩國由於其歷史文化關係及領土鄰近而產生之相互睦鄰願望;了解兩國之密切合作對於增進其共同福利及維持世界和平與安全,均屬重要」。
  總統說,從他就任總統以來,我國政府也繼承並發揚了《中日和約》中的精神,將臺日關係認定為「特別夥伴關係」。至去(2014)年為止,我國與日本共簽署了58項協議。其中在他任內簽署包含《臺日投資協議》及《臺日漁業協議》等多達25項協議,佔總數43%;此外,在《中日和約》生效60週時,他也特別提出「東海和平倡議」,主張「主權無法分割,資源可以分享」的理念。經過協商,雙方在民國102年4月簽署《臺日漁業協議》,具體實現該倡議的理念,並進一步增進區域和平穩定。
  總統也提到,民國100年我國也與日本完成《臺日航約》的修約,雙方正式邁入「開放天空」(Open Sky)時代,往來航班與航點大幅成長。去年我國訪日人數約297萬人次,是日本外籍旅客最大來源國,日本訪臺人數約為163萬人次,雙方合計達460萬人次,比他上任前的民國96年增加210萬人,創下歷史新高,「這7年下來,我國與日本的關係其實有非常大的改變」。
  總統強調,「侵略的錯誤或可原諒,血淚的歷史不能遺忘」,往後我國將秉持《中日和約》中合作與和平的精神,以及「就事論事、將心比心、恩怨分明」的態度,推動我國與日本關係發展,面對歷史,迎向未來。
  隨後,總統與與會貴賓共同進行特展揭幕儀式,並在高中生志工引領下參觀展覽。
  包括總統府資政胡為真、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高華柱、國防部部長高廣圻、教育部次長陳德華及國史館長呂芳上等均陪同總統出席是項開幕典禮。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