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11月26日
總統與記者聚敘發表籌組「國家安定聯盟」相關談話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與記者聚敘時,發表籌組「國家安定聯盟」相關談話,總統談話內容如下:
個人在日前提出要籌組「國家安定聯盟」的構想,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選後政局穩定、國家長治久安,以及為了人民的利益與福祉。個人承諾,絕對說到做到,而且有百分之百的誠意和善意,其實很快就可以獲得印證,在選後大家都可以做最好的見證。
個人認為,選舉只是一時的,當選舉的結果一旦揭曉,應該是激情的結束,理性的開始;也應該是朝野政黨對立的結束,合作的開始。
有關「國家安定聯盟」的構想,為了國家的發展、為了人民的福祉,個人認為至少有五項重大正面的意義:第一、確立國家認同;第二、突破兩岸關係;第三、推動民主改革;第四、振興經濟發展;第五、消除隔閡對立。
第一、確立國家認同:我們非常清楚、明確地主張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我們堅決反對所謂的一國兩制,我們要確立台灣的主體性及國家尊嚴、主權與地位,不容受到羞辱,也不容受到踐踏,我們也確信我們台灣、中華民國絕對不可以被矮化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方政府,這絕對是全民的共識,也絕對是朝野的共識。
第二、突破兩岸關係:我們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內部可以說分化、統戰無所不用其極,一再破壞我們內部的團結。其實只要我們能夠團結,一致對外,我們政局就能夠穩定,內部就可以建立朝野共識,只要有朝野共識,兩岸當然就有機會建立新的共識。我們都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正等待這一次選舉的結果,我們必須要非常清楚,我們沒有分裂的本錢,個人相信在明年年初,當兩岸都加入WTO,其實這是兩岸關係可以進一步改善、提升非常好的機會之窗,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與開始,我們絕對有信心可以突破。
第三、推動民主改革:只要政局能夠穩定,有關國會改革、政府改造的第二項鉅大政治工程,也是第二期民主工程,我們絕對可以在政局穩定之後順利推展。「國家安定聯盟」絕對有助於建立朝野良性互動、彼此互信的新基礎和新的橋樑,讓台灣可以正式邁向穩定成熟的民主政治和政黨政治的國家。
第四、振興經濟發展:穩定政局、經濟發展絕對是全民的共識,也是不分朝野的共同語言。個人深信目前台灣的經濟問題其實是一個信心問題,也就是所謂的政治問題,所以只要政局穩定,再加上我們已經非常明白、清楚,整個台灣的經濟環境最壞的情況都已經過去了,我們絕對有信心來落實朝野好不容易建立、形成的經發會三二二項的共識結論,絕對可以百分之百兌現、實踐,只要政局穩定下來,我們有信心大家一起拚好台灣的經濟,我也相信台灣經濟發展的燕子很快就會可以再飛回來!
第五、消除隔閡對立:去年總統大選之後,因為恩恩怨怨,到目前為止如果恩怨未了,就等於選舉未了,這不是我們所願意看到的,當然,我們有信心民主進步黨在選後可以成為國會最大黨。但由於台灣這麼小,我們沒有永久分裂的本錢,所以我們不會去強調少數和多數的對立。因為不管是少數、多數,其實政府只有一個,台灣也只有一個,國家也只有一個,我們必須努力,阿扁也絕對有信心可以主動化解朝野彼此間的隔閡,也希望能夠消除政黨彼此疑慮,也可以走出更康莊大道的明天,這是阿扁的誠心、也是阿扁的意志,「國家安定聯盟」的籌組與推動,絕對有助國家整體發展、人民的利益福祉以及改善提昇,希望得到國人同胞的認同,以及朝野的支持。
隨後,總統也回答記者的提問,問答摘要如下:
一、您在多次的談話當中不斷地強調,未來國安聯盟的成員對於閣員和閣揆都有一些徵詢,這兩天有在野黨不斷地針對張俊雄院長的談話,希望高層能針對張院長是否留任進行表態,您是如何來看待?
答:當有人要阿扁總統針對這個問題來做一些說明的時候,就很清楚地印證阿扁的說法,組閣權其實就在總統的手中,而不是在國會,也不是在國會所謂的多數黨,所以這一點已經非常清楚,否則就不必問阿扁總統,應該是問國會才對。不過,個人必須要很清楚地告訴大家,在過去的一年多來,阿扁對我們行政院張院長的支持,絕對是百分之一百的,其實從去年十月張院長出任之初,就有一些政黨極力要來倒閣,要把張院長拉下來,甚至不惜提出所謂罷免總統案,個人當時就曾經多次強調,阿扁寧願被罷免,也要來力保、力薦張院長以及整個內閣的穩定性和持續性,這點絕對是無庸置疑的。個人認為,張院長以及他所帶領的行政院服務團隊,在這一年多來的表現大家是有目共睹,而且越來越得心應手,漸入佳境,這一點也是值得肯定、鼓勵的地方,阿扁非常感謝,也非常肯定。本人要再一次地對張院長以及我們行政院服務團隊表達最高的敬意和謝忱,尤其在這一年來,不管是在掃黑除弊、金融改革、九二一重建的進度、經發會的順利召開和落實、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功、兩岸關係的突破與持續開放、還有外交成就、軍購成就、軍隊國家化的貫徹,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政績,也是值得我們給予肯定、支持的地方。當個人提出有關「國家安定聯盟」之前,這個構想事先也和張院長、執政黨謝主席經過充分的溝通,大家也都有默契和共識,也就是說,我們認為,個人職位事小,政局的穩定最為重要,我們必須要敞開心胸,沒有預設立場,我們願意和朝野政黨大家攜手努力,為人民、為國家,也為歷史,更為這一塊土地,大家能夠有機會分工合作,共同來打拚,所以張院長也非常認同「國家安定聯盟」的構想,個人對於張院長的這種大公無私的胸襟以及民主的風範,非常地感佩。就如同阿扁一再強調的,我們對於「國家安定聯盟」的組成是基於政策、政見有相同理念,對於未來有關國家政策大政方針,包括閣揆及新內閣人事,我們都願意來徵詢、接納「國家安定聯盟」成員、政黨或者個人的高見,所以今天如果國民黨在連主席的帶領下,願意參加「國家安定聯盟」,那有關未來閣揆的人選,以及新的內閣如何來組成,本人當然也都願意來徵詢並且採納連主席以及國民黨的高見、建議,不過個人要再一次強調,「國家安定聯盟」的籌組是為了穩定政局,是為了人民的福祉。不應該被矮化為所謂一個人的去留問題,所以在選前針對任何人事案來做揣測其實是沒有必要而且也沒有意義的。阿扁相信,要加入「國家安定聯盟」我們強調的重點在於政策、理念是否相同,應該先談政策理念,而不是把人事問題擺在第一優先,否則未免太權謀了一點,這是個人的淺見,也提出來就教大家。
二、民進黨中央有提出,不排除在選前公布「國家安定聯盟」草案,是不是有這樣子的規劃,未來是不是仿照紐西蘭的模式,以後就是總統之下的左右共治?
答:台灣既然不是內閣制的國家,就不可能由所謂國會多數黨來組閣,所以不管是總統制、雙首長制,個人相信組閣權在總統,這也是個事實,我們願意釋出權力和資源,與所有參與「國家安定聯盟」的朝野政黨分享、共治,我們並不認為這是比照那一個國家的模式,我們也可以有自己獨特的模式,那就是個人所倡議的「國家安定聯盟」,這才是我們全民的厚望、期待才對。
三、總統提出「國家安定聯盟」的構想,有人覺得可能削弱未來政黨政治以及民主互相制衡的機制,您有什麼看法?
答:過去的一年半,所謂的在野聯盟,說要扮演監督制衡的角色,其結果如何?成果如何?相信大家都看得非常清楚。也就是說維持現狀,維持目前運作的方式,國會的亂象影響所及,絕對不是我們所願意看到的,所以必須改弦更張,也必須要做改變。要讓國家能夠長治久安,讓人民的生活福祉可以確保、提昇,個人認為,還是改以「國家安定聯盟」來運作,是比較有利的。但是,對於憲法所規定之行政、立法的職權,以及總統的職權,都不能有任何的踰越與違背,只是說在整個溝通、協調、政策的形成過程和相關人事,大家願意集思廣義,取得最大的公約數,以建立交集。我們認為,這一點應該是有助於國家的穩定、政局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四、「國家安定聯盟」對於未來國會生態的影響會是如何?
答:個人認為,既然要經過討論,才能夠組成,很多事情不能說大黨要來吃小黨,而且對於很多人原先的黨籍,個人也說過,都可繼續保有,也不會說要參加這個聯盟必須要退黨、參加民進黨,或者參加民進黨的黨團。個人相信,在選後整個國會的政治生態,沒有那一個政黨可以有過半數的優勢,我們認為用這種操作方式和模式,應該是可以期待的,如果說選後有一個政黨是過半數的最大黨,那我相信,一切會變得不一樣,但是在這之前,國民黨是國會過半數的最大黨,他們所操作的這種在野聯盟模式,事實證明,一年多來它是不對的,它是失敗的,是對國家、對人民、對這塊土地都是沒有好處的。
五、您提出「國家安定聯盟」之後,親民黨宋主席表示這好像是標會的情況,您是會頭,在野黨是會腳,面對這樣的朝野疑慮,您選後怎麼樣來消除?
答:這種說法不盡公平,我們認為既然在野聯盟行不通,為什麼不設法做一些改變?阿扁未來就是總統的扮演,所以不是說要去當什麼會頭不會頭。個人認為,誰是聯盟真正的負責人,或者是用什麼樣的決策機制來建立共識,對政策有最起碼的意見交換和最後共識結論形成的過程,大家都可以討論,阿扁從來沒有任何的預設,說我要擔任什麼樣的一個角色,我的角色就是總統,個人相信,這只是為了整個行政、立法兩院彼此之間能夠讓法案順利通過,讓預算能夠順利通過,讓很多的人事案能夠獲得大家的認同、支持,以致我們做這樣的一個思維和操作。所以把它矮化為這是一個標會,我認為這是對民主政治、政黨政治、特別是整個台灣非常特殊的國會政治生態、政黨政治生態,非常大的一個侮辱。
六、民進黨謝主席提到,選後不管結果如何,可以預期國民黨的席次應該還會是在野的第一大黨,選後國家安定聯盟最大的對象還是國民黨,您個人願不願意在選後和國民黨、親民黨做進一步溝通或拜訪?
答:個人已經說過,為了展現我的誠意和善意,個人願意在選後一個黨一個黨拜訪,一個立委一個立委拜訪,請他們能夠支持及加入「國家安定聯盟」,本人的誠意絕對是十足的,而且個人一定也會很快地進行。相信謝主席的意思應該是選後國民黨是最有錢的第一大黨,因為個人非常有信心,民進黨在選後絕對可以成為國會的第一大黨,但是我們絕對不會去強調所謂少數和多數的對立,我們絕對沒有分裂的本錢。
七、之前曾提出所謂的聯合政府,現在又提出「國家安定聯盟」,選後這兩個部分彼此是怎麼樣去互相運作,有人擔心「國家安定聯盟」會不會削弱閣揆的行政權力?
答:就是為了走向跨黨派的聯合政府,走向黨對黨來協商成立的聯合政府,我們必須要透過這樣的機制,也就是「國家安定聯盟」的籌組和推動,才能夠走向、達到聯合政府的理想目標,所以,一個如果是目的,當然這是手段和過程,也是必經的一條路,這是非常的清楚,而且也不會削弱閣揆的行政權,反而有助於行政院要推動的政策,不管是法案或者是預算案,都能夠更順利地獲得國會的支持,而且可以提高行政效能,在振興經濟的發展,在推動民主改革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八、總統對國安聯盟非常有信心,但在野黨反應是興趣缺缺,選後國會是否有這樣的途徑讓在野黨加入?
答:就像本人當初在倡議召開經發會的時候,普遍不看好,甚至冷嘲熱諷、否定、反對,這些都歷歷在目,個人印象也是非常地深刻。但是當時本人就已經看得出來,既然是對國家有利的事,對人民有利的事情,對土地有利的事情,不相信有那個政黨可以為反對而反對,所以也許現在因為是選舉的期間比較激情,有時候比較非理性,所以他們這種制式的反應個人可以理解,相信在選後,不要說個人會去找他們,他們一定會找我們,這點是可以肯定的,因為這是必然的。因為過去他們所要爭的,個人非常清楚,他們所要求的,本人非常清楚,他們所期待的,阿扁也非常地清楚,所以如何來滿足他們,如何對這塊土地有利、對人民有利、對國家的發展有利、特別是對振興經濟有利,個人認為只有走這條路,否則過去一年半來他們的這些思維、作為其實是沒有辦法達到目的,所以為了他們能夠達到目的,而個人又能夠施展一些抱負,以及讓政見兌現,個人認為這是朝野最好的交集,也是最好的橋樑和基礎。
九、您是否對成員已經掌握,所以對未來整個「國家安定聯盟」籌組過程非常有信心?
答:「國家安定聯盟」的成員會有幾位並不是重點,一百二十位可能是他們想到經發會的成員剛好是一百二十位,而且一百二十位也剛好是立法院的過半數,比較穩定一點的數字。但是,以個人的了解、接觸,我們籌組推動「國家安定聯盟」絕對可以成功,不相信的話,很快大家都可以做最好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