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4年08月04日
總統出席《保密局臺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一)新書發表會

馬英九總統今(4)日上午前往「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出席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與「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共同舉辦的《保密局臺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一)新書發表會,除肯定該批史料的出版大幅增進國人對二二八事件的瞭解,並說明我國政府面對歷史真相,積極彌補受難者與家屬之具體作為。

總統致詞表示,這批「保密局臺灣站二二八史料」係於民國97年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購得,該所並於隔年2月26日召開「二二八事件新史料發表座談會」,當時他也曾出席座談會,除表達對二二八事件的關心,並肯定臺史所對還原歷史真相所做的努力。這批史料極具歷史價值與時代意義,有助增進國人對二二八事件的瞭解,今日終能順利成書,令他深感欣慰。

總統提到,早在27年前,他擔任行政院研考會主任委員時,就參與二二八事件處理小組的工作;而他在法務部長任內,亦負責推動《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並於「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成立之後,擔任該基金會董事,參與基金會的運作,實際接觸諸多賠償案例的審查;此外,他就任總統後,也全力支持成立「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並在民國100年2月28日正式開館營運。

談及我政府對二二八事件之積極作為,總統指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主要負責受理賠償申請的業務,政府從民國99年度起分5年共計提撥新臺幣15億元「二二八和平基金」予該基金會,截至去(103)年已全數撥齊。而為避免二二八事件受難者的賠償有遺珠之憾,前(102)年立法院通過《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修正案,將賠償金的申請時限再延4年,由該基金會續辦審理二二八賠償金申請與發放業務,並持續至民國106年5月23日。而截至目前為止,政府審理通過的賠償金申請案件達2,285件,總計核發金額約新臺幣72億元。事實上,政府面對二二八事件已做了不少努力,但對家屬而言,永遠都嫌不夠,他期盼所做各種努力至少能讓家屬感受到政府的善意與誠意,讓事件逐漸療傷止痛。

總統進一步指出,二二八事件後,政府開始採取一連串平反行動,包括認錯、道歉、賠償、建立紀念碑、回復名譽及訂定國定假日等措施,發揮了撫平傷痛的效果,然而,有些受難者家屬對該事件之傷痛並不是短時間就能撫平的,例如,張七郎醫師的媳婦張玉嬋因害怕「會出事」而不願前來臺北參觀特展,因此政府必須深刻檢討為何受難家屬在事發數十年後仍深懷恐懼。

總統也提到,全世界許多國家均曾發生過類似二二八事件,但各國處理方式不盡相同,例如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大肆屠殺猶太人,而日本在中國屠殺平民、強暴婦女,例如「南京大屠殺」。在二次戰後,德國政府認錯、道歉與賠償,為了面對納粹所造成的傷害,特別創造一個單字「Vergangenheitsbewältigung」,期能「告別過去、改正錯誤;走出陰霾、邁向未來」,同時,德國亦透過學校、教會及社會團體不斷教育民眾,且由聯邦政府訂定課綱,對學生進行徹底教育;此外,德國也設立紀念館,邀請受難家屬現身說法,發揮極大效果。然而,日本面對過去戰爭暴行的態度與處理方式,與德國有相當距離,所以往往成為國際議論的焦點,也是當前東亞情勢緊張的來源。

總統也表示,在戰後,臺灣發生了二二八事件,中國大陸則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近年來,中華民國政府已經坦然面對二二八事件的錯誤,一再道歉,推動歷史真相的發掘與教育,二二八事件很早就列入教科書,近來並列為重點。

總統進一步說明,我政府面對歷史的態度與做法實與德國相差不遠,最大的不同在於德國戰後的努力與納粹並無直接關係,不論是何黨派均可謂「毫無包袱」,而我國現今的執政黨與當年的執政黨相同,狀況與日本較為相近。但事實上, 20多年來,我政府並未因此而有任何的掩飾與猶豫,所進行的調查與研究亦沒有任何限制與禁區,始終秉持「面對歷史,就事論事;面對家屬,將心比心」之立場,爰此,臺灣社會逐漸恢復互信與和諧。而歷年來,他也屢次針對「六四天安門事件」發表六四宣言,呼籲中國大陸善待異議人士,要求中共能夠平反六四,不過中國大陸至今並沒有這麼做,令人遺憾。

總統認為,68年前的二二八事件對臺灣的影響既深且遠,以往該事件是禁忌、不能公開,但民國79年以後,隨著臺灣民主化的過程,該事件逐漸被公開、進行調查且有大量口述歷史出版,凡此足見臺灣社會的進步。

總統並援引去年英國牛津大學教授芮納‧米德(Rana Mitter)所著《被遺忘的盟友》一書之內容為例,說明一旦發生戰爭,則有暴行,更無法徹底保障人權,因此,如何減少並防止戰爭、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總統也談到,目前二二八事件傷亡、失蹤與被拘禁人數的統計,與以往學者所提出的數據有極大落差,長久以來「莫衷一是」,希望在未來能找出較為社會大眾所能接受的數據,俾讓家屬安心、社會放心。

展望未來,總統強調,面對歷史,政府將持續秉持「歷史的錯誤或可被原諒,但歷史的教訓不能遺忘」的態度,避免相同事件再度重演。

包括二二八基金會董事長陳士魁、「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謝國興、研究員許雪姬、內政部長陳威仁及總統府副祕書長熊光華等均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