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4年07月08日
副總統出席「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第24屆第2次會員大會
  吳敦義副總統今(8)日上午出席「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第24屆第2次會員大會,期盼該會繼續提供建言,為中華民國的經濟發展與工商繁榮做出更多貢獻。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自民國41年由束雲章創立以來,在歷任理事長卓越領導下,奠定該會永續發展基礎;該會設有工商政策、財稅、金融、大陸經貿及青年事務等14個委員會,定期結合工商業界之大、中、小型企業之優秀人才,集思廣益,向政府提供財經建言,在臺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使我國創造出舉世稱羨的經濟奇蹟,係推動臺灣經濟發展向上躍升及向前邁進的重要組織。
  副總統說,「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致力推動國際經貿關係,近年來,除加入「亞太商工總會」與「國際商會」,也積極參與「亞洲企業高峰會」,並組團互訪進行國際交流,促進我國國際經貿產業合作。該會亦協助推動《獎勵投資條例》及《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等重大產業政策;以及協助推動稅制改革,例如民國99年通過的《產業創新條例》,其中修訂營所稅由25%降至17%,讓國內所有企業及產業均享有公平且一致的最低稅負。此外,該會也協助政府與中國大陸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對此副總統表達感謝之意。
  談及兩岸關係,副總統表示,政府秉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改善兩岸關係,使兩岸朝永續和平的方向發展。近年來開放兩岸直航及陸客自由行等,使兩岸交流日益頻密,例如來臺就讀的陸生人數從2008年的800多人,增加到目前的3萬2千多人;而來臺陸客累計達到1,400多萬人次,去(103)年更接近400萬人次。
  副總統指出,由於臺灣的美景、美食及國民的美德均深受來臺旅客的讚揚,因此吸引國際觀光客不斷來臺,近7年來,來臺旅客則以每年百萬人次的數字成長,例如民國97年為384萬人次,98年為439萬人次,99年為556萬人次,100年為608萬人次,101年為731萬人次,102年為801萬人次,103年則為991萬人次,預估今(104)年將超過千萬人次。此外,2008年僅有54個國家給予臺灣民眾免簽待遇,迄今已有包括美國、加拿大及歐盟等142個國家及地區,提供臺灣民眾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方便國人觀光旅行及商務考察等。
  副總統也提及,由於全球經濟不景氣,今年亞洲各國如新加坡、日本與中國大陸等經濟成長也呈現停滯狀態,而我國1月至6月出口也是負成長,當前國內經濟仍有許多挑戰。為避免我國經濟被邊緣化,政府除於民國99年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也將積極與美國、新加坡、紐西蘭、東協、歐盟及新興市場等國洽簽經濟合作相關協議。
  提及我國能源政策,副總統說,我國98%能源仰賴進口,政府將秉持「確保核安,穩健減核、打造綠能低碳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等原則下,積極推動「節能四法」,包括《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能源管理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及《能源稅法》等,為臺灣的永續發展而努力。
  隨後,副總統頒發感謝獎座予得獎人。包括立法院長王金平、「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及副理事長蔡明忠等人均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