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4年06月25日
總統出席「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第13屆第2次會員大會暨第7屆「國家磐石關懷獎章」頒獎典禮
  馬英九總統今(25)日下午出席「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第13屆第2次會員大會暨第7屆「國家磐石關懷獎章」頒獎典禮,除說明政府近年來致力協助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與成果,並強調將繼續努力參與區域經濟整合。
  總統致詞表示,中小企業為我國經濟發展主體,據統計,去年國內共有130多萬家中小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比例超過97%,就業人數約866萬多名,超過全體就業人口78%,足證中小企業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及創造就業機會的貢獻;對於中小企業總會40多年來,一直扮演中小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梁,總統也特別表達由衷謝意。
  總統指出,自他上任以來,政府就積極協助中小企業的發展,例如5年前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政府即將許多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列入ECFA的早收清單,包括手工具、內衣、袋包箱、小家電與家用過濾裝置等,而這些早收項目去年的出口額均較民國99年成長超過三成,其中家用過濾裝置甚至成長超過6倍。
  總統進一步表示,其他的早收清單項目,例如自行車產業,去(103)年整車出口大陸的金額已經成長為民國99年的12倍;零件出口至大陸的金額則成長為4倍。此外,中小企業也可藉由供應零件給大廠而間接出口,以自行車產業為例,由中小企業所貢獻的金額約占出口值的三成,而在工具機產業甚至可達到出口值的六成。
  針對外界誤以為ECFA僅對財團及大型企業有利,總統也說明,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的統計資料顯示,去年ECFA早收項目出口的金額,中小企業占49.69%,足證政府簽署ECFA後,主要的受益對象還是中小企業。
  總統提及,去年《中小企業發展條例》業已修正,技術入股將不必立即課稅;本(6)月15日,立法院也通過《公司法》修正案,新增「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專節,降低創業門檻,以嘉惠更多年輕人創業。
  至於對外貿易政策方面,總統表示,我國主要貿易夥伴均非邦交國,儘管這些國家願意與我國做生意,但若要簽署貿易相關協定卻因為政治壓力而有所猶豫。他上任前,我國僅與5個中美洲邦交國簽署4項自由貿易協定,雖有助強化彼此的經貿往來,但雙方貿易量只約占我國整體貿易量的0.14%,效果不大。因此他上任後,政府除與中國大陸簽署ECFA,也分別與日本、紐西蘭及新加坡簽署《臺日投資協議》、《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及《臺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目前我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的覆蓋率約達10%,然相較於日本的17%、韓國的35%及新加坡的75%,差距甚大,我國應該要全力以赴、急起直追。
  總統指出,我國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12個成員國的貿易總額2,000億美元,占臺灣總貿易比重約35%,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16個成員國的貿易總額3,250億美元,則占約57%,倘合計兩者再扣除其中重複的7個國家後,比例更提升至7成;而我國國內生產毛額(GDP)7成皆來自於對外貿易,因此,未來要更積極爭取參與TPP與RCEP,相關部會也從去年年初開始歸納出洽簽經濟合作相關協定之路徑圖,隨時做好準備,「這是不能錯過的機會」。
  總統也提到,今日美國參議院已通過《貿易促進授權法案》(TPA),未來該法案完成後,我國有機會參與TPP第二輪的多邊貿易談判。另一方面,目前RCEP尚未開放非東協國家參與,不過,加入RCEP的標準相對較低,若未來臺灣有機會加入TPP,以貿易條件而言,將比較容易參與RCEP。
  包括行政院長毛治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林慧瑛及經濟部次長沈榮津等均出席是項典禮。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