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4年06月03日
副總統出席「104年全國反毒會議」
今天是6月3日禁煙節,吳敦義副總統上午出席由教育部所舉辦的「104年全國反毒會議」,肯定反毒有功人士對維護國人健康與社會安定的貢獻,並期許全國各界與政府繼續為反毒工作奉獻心力、反毒工作勝利成功。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清代末年因鴉片禍國殃民導致國力衰退,道光年間湖廣總督林則徐查禁鴉片,嚴厲禁止鴉片進口,並於1839年6月3日銷毀大批鴉片,而政府亦選定每年6月3日辦理「全國反毒會議」,宣示政府堅定的反毒決心,深具意義。
副總統提及,「毒品」是世界性的公害,可謂萬國公罪,世界各國均致力於防止毒品對社會的危害,而我國的反毒工作亦不例外,結合從中央到地方的資源,不分地域、性別及政黨等,共同防制毒品的氾濫。民國83年馬英九總統時任法務部長,特別召開「全國反毒會議」,迄今每年均邀集中央及地方政府機關、教育單位代表及社會各界關心反毒工作的團體齊聚一堂,除表揚反毒有功人士,並共商反毒大計,成效卓著。
副總統說,教育部、法務部與內政部警政署等單位曾於民國99年起建構「教育單位協助檢警緝毒通報」,依據統計,民國103年從教育單位通報的有695件,經查獲並移送的有606件,破獲率達87%,另循線查獲販賣轉讓毒品犯罪者有335人。今(104)年「全國反毒會議」,以「攜手反毒、健康幸福」為活動主軸,期盼透過會議分享社會各界對反毒工作的經驗與成果。
副總統強調,新興毒品層出不窮且販毒手法不斷翻新,反毒工作刻不容緩,應落實建構從家庭、學校及社區的毒品防制網絡,以提升國人反毒、拒毒的知能與防制成效,希望未來能邁向「無毒健康家園」的目標。
副總統指出,由於政府在毒品防制工作上成績卓著,因此美國國務院發表之「國際毒品管制策略報告評鑑」中,十餘年前已將我國自毒品轉運國名單中排除,並獲得國際社會高度肯定。在2008年以前,給予中華民國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的國家及地區有54個,迄今增至142個,包括美國、加拿大及歐盟等國人經常旅遊地區。
隨後,副總統親自頒獎予反毒有功團體代表與績優人士等,表彰渠等為反毒工作所做的貢獻。
包括行政院長毛治國、教育部次長林思伶、內政部次長陳純敬、法務部次長吳陳鐶、衛福部次長許銘能、公使王慶康及釋淨耀法師等均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