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4年04月18日
總統出席「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成立65週年會慶大會
  馬英九總統今(18)日上午前往婦聯會出席「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成立65週年會慶大會,除祝福婦聯會「生日快樂」外,亦說明政府提升婦女權益的努力及成果。
  總統致詞時表示,由蔣宋美齡女士創設的「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從民國39年成立迄今,65年來婦聯會從早年照顧軍眷,逐步擴及到關懷弱勢、慈善公益、災難救助、保障婦女權益及國際交流等,熱心社會公益的精神令人感佩。
  總統也提到,民國40年,時任省議員的呂錦花女士成立「臺灣省養女保護委員會」,幫助並拯救許多處境艱辛的養女,對臺灣男女平權貢獻卓著;此外,政府除了於憲法第七條中規定「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更在憲法增修條文第11條第5項明訂「國家應維護婦女之人格尊嚴,保障婦女之人身安全,消除性別歧視,促進兩性地位之實質平等」,盡力推動相關政策以保障婦女權益。
  總統表示,我國在民國100年時,依據聯合國在1979年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的精神,制訂《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儘管我國並非聯合國會員國,但為明確保障性別人權,進而促進性別平等,我國將此項公約內國法化,並從101年開始實行,而婦聯會更是率先集結各個非政府婦女組織及女性學者專家,檢討我國婦女權益不足之處,並在去(103)年1月發表一份民間替代報告書,提出具體改進意見,其中建議政府應設置「防暴基金」以防治性別暴力。我國今(104)年2月公布實施的《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正條文中,亦明文規定推動家庭暴力及性侵害相關工作,應設置基金,期能藉此將我國婦女的權益及福祉,提升到更高層次。
  談及政府提升婦女權益的努力及成果,總統說,我國女性權益在「教育程度」、「勞動參與」、「政治參與」、「薪資所得」以及「創業表現」等五大面向均表現相當亮眼。在「教育程度」方面,我國女性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在民國102年時達到41%,高於男性的39%,同時女性25到44歲具有高等教育程度的人數比男性多出36萬人,「女性優勢越拉越大」。
  至於「勞動參與」部份,總統表示,我國婦女勞動參與率在去年底達到50.6%。而「政治參與」方面,我立法委員有33%為女性、考試院女性考試委員比例為38%、監察院女性監察委員比例則是50%,而我國婦女的創業表現也相當傑出,根據調查,臺灣女性創業比率為5%,比韓國及日本更活躍,凡此均顯示臺灣女性對於社會的參與和影響力逐年增加。
  總統也提到,在男女「薪資所得」部分,目前我國雖仍有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現象,但比例已大幅降低,女性與男性同酬的比例已達約82%;同時今年我國男女同工同酬日為2月24日,亦即從1月1日計算起至2月24日止,女性需較男性多工作55天才能達到同酬的標準,而目前臺灣已逐步將差距縮短且進步之中。
  談及政府保障婦女權益及落實兩性平等之作為,總統表示,政府於民國98年開始推動「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家中有2歲以下幼兒的父母皆可申請育嬰假,並可領取投保薪資的6成補助,截至民國102年底,申請件數已超過33萬件,補助金額超過新臺幣百億元以上,證明該政策相當受民眾歡迎。
  最後,總統表示,展望未來,政府將會在既有的基礎上繼續努力,期能將臺灣營造成為一個性別平等,更為友善女性的社會。
  包括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新北市長朱立倫、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主任委員嚴倬雲、國際崇她社會長Maria Juse Lendeira及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等均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