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4年04月12日
總統參訪「宜蘭縣流浪動物中途之家」
馬英九總統今(12)日下午參訪「宜蘭縣流浪動物中途之家」,除說明政府推動「改善政府動物收容管制設施計畫」的成果外,並盼更多國人能「以認養取代購買」,讓無家可歸的流浪動物有個溫暖的家。
總統抵達流浪動物中途之家後,立即由宜蘭動植物防疫所所長陳文進引領參觀所內設施並說明流浪動物收容情形,還前往運動場了解獸醫師示範的犬隻簡易行為訓練。
隨後,總統聽取農委會動保科科長江文全進行動物保護簡報,並與現場與會人士座談,由農委會主委陳保基進行回應。總統於裁示時表示,去(103)年1月,他跟動物保護團體在總統府見面,討論有關流浪犬、貓管理的議題 ,今日特別來到宜蘭動物收容所,實地瞭解動物收容現況。
總統說,在他16年前擔任臺北市長期間,曾推動設立「動物之家」,然而現今類此安置流浪動物的機構已多更名為「流浪動物中途之家」,顯見傳統的動物收容觀念「已經被現代更先進的觀念取代。」
總統表示,今(104)年2月4日公布實施的《動物保護法》修正案,將於2年內實施「收容動物零安樂死」的措施,而目前政府努力的政策方向是從建立飼主的責任開始,推動源頭管理措施,同時讓收容所做為動物中途送養的平臺,收容動物能在此地遇見新飼主,找到新家。
總統強調,政府向來提倡「以認養取代購買」的重要觀念,目前全國公立動物收容所認養量逐漸增加,從民國98年的14%提升到去年的57.7%,成長幅度達到4倍之多;去年就為5萬4千多隻流浪犬貓找到新家,至今年3月底前,認養率又再提高至66%,顯見民眾逐漸能接收認養動物的觀念。至盼未來全臺各地的動物收容所,都能繼續努力,讓流浪動物找到新家。
總統也提及,除改善流浪動物的收容品質、提高認養率,及加速降低人道處理量外,「源頭管理」仍然是控制流浪動物數量的根本之法,其中在落實寵物登記機制方面,去年全國新增寵物登記為16萬7千多隻,雖然比起民國102年的18萬8千隻略少,但是與過去每年約10萬隻相比,已有大幅成長,顯示相關政策已逐獲成效。
總統呼籲「以認養代替購買」的重要性,他回憶起16年前認養「馬小九」時,在經過身體檢查及疫苗施打後悉心照料,如今「馬小九」已經高齡16歲,並且長得「氣宇軒昂、一表狗才」,帶給他們家許多歡樂的回憶。
包括總統府資政許文政、國策顧問呂天降、行政院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張大同、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創會理事長釋昭慧法師、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秘書長黃慶榮、社團法人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培中、宜蘭縣副縣長吳澤成及立法委員王育敏等均出席是項參訪及座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