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4年04月09日
總統接見「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回國訪問團
  馬英九總統今(9)日上午接見「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回國訪問團,除闡述政府近年來促進經濟成長及貿易自由化的成果,並強調將繼續努力參與區域經濟整合。
  總統致詞時表示,「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成立於民國82年,會員遍布亞洲各地,在促進我國與僑居地政府的溝通及民間交流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此外,該會積極投入公益服務,例如前(102)年海燕颱風重創菲律賓及去(103)年高雄發生氣爆事件後,各地臺商隨即慷慨解囊、募款捐輸,令人感佩。
  針對我國經濟現況,總統指出,在各界共同努力下,去年我國經濟成長率達3.74%,不僅是近3年來的最佳表現,同時也是我國相隔16年後,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在失業率方面,今(104)年1月失業率為3.71%,2月失業率更降至3.69%,是近10幾年最低的數字。同時,過去近7年來,政府已創造70餘萬個就業機會,並五度調漲基本工資。鑑於我國薪資水準偏低,且企業去年獲利率相當不錯,總統也鼓勵業者幫員工加薪。至於我國今年3月出口貿易量意外下降,總統則表示政府正研究對策,希望能恢復經濟活力。
  談及我對外貿易政策,總統重申,我國亟盼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等區域經濟整合機制,希望今年能有所突破,為企業爭取更為公平的貿易環境。
  總統強調,我國目前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的覆蓋率未達10%,與日本的18%、南韓的38%及新加坡的77%,差距甚大。為加速經貿自由化,政府與紐西蘭及新加坡等主要貿易夥伴簽署經濟合作相關協定,發揮了「貿易創造」(trade creation)效果。以《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為例,去年全年紐西蘭對我國出口金額較前年成長近18%,我國對紐西蘭出口金額則成長6%。此外,《臺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自去年4月生效後至年底,我國對新加坡出口金額亦較前年同期成長9%,而新加坡對我國出口金額的成長則超過4%。總統說,目前政府正與其他國家洽談相關協議,希望今年能有好消息。
  針對中國大陸所發起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總統表示,政府於上(3)月底表達參與意願,一方面是基於該銀行的成立目的與我方成為「國際人道援助提供者」的目標相合,另方面則是因為臺灣向來希望在區域經濟整合過程中扮演建設性角色;更重要的是,參與該銀行對臺灣的營造及工程管理業極具助益,有利業者爭取更多商機。
  談及參與亞投行的評析與決策過程,總統解釋,外界原對亞投行持觀望態度,然而在英國於3月12日宣布加入後,比利時、法國、德國及義大利亦跟進;當月下旬,美國也表達願意與該銀行合作。因此,政府在3月28日,由蕭前副總統藉出席「博鰲論壇」之機,當面向中國大陸領導人表達我方欲加入亞投行的意願,「他們的反應基本上也是正面」。
  至於參加的身分與稱謂,總統認為,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曾表示按照國際慣例辦理,而中華民國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及「世界貿易組織」(WTO)皆以「中華臺北」此名義,「這應該是一個各方比較能夠接受的方式」。
  提及近年來兩岸經貿合作成果,總統強調,《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自5年前簽署以來,我對中國大陸貿易量整體而言成長約7%;其中,《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所涵蓋的項目更成長約35%,共計省下22億美元的關稅。對於外界誤以為該協議僅對大型廠商有利,總統也再度澄清多數的獲利者皆為中小企業,並強調照顧中小企業是政府的責任。
  總統指出,為鼓勵臺商回臺投資,政府自3年前開始推動《加強臺商回臺投資方案》,到去年12月底期滿為止,共通過65家臺商企業回臺投資案,總投資金額已達新臺幣2,411億元,創造了3萬9千多個就業機會,成效顯著;希望臺商未來能持續與政府合作,共同為促進國家經濟發展而努力。
  訪賓一行上午由「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謝美香率領、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呂元榮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吳秋美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