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4年03月19日
總統接見「第15屆全國經典總會考」績優考生暨推廣讀經有功團體代表
馬英九總統今(19)日上午接見「第15屆全國經典總會考」績優考生暨推廣讀經有功團體代表,除肯定讀經活動推廣之成效,亦盼藉由推廣經典閱讀提升教育品質,培養莘莘學子更深厚的學問涵養,進而營造出富而好禮的社會。
總統致詞時表示,「全國經典總會考」從民國89年開辦至今已邁入第十五屆,去(103)年共有3,401人報名,其中有2,280人及格;這十五年來,參加經典總會考的考生累計超過6萬3千人次,而合格的考生有3萬676人次,合格率將近五成,會考內容涵蓋中、英文經典名著,不僅範圍廣、內容深,其中中文經典更包含國學啟蒙、四書五經、唐詩、宋詞等,英文經典則含括西方文學名著、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等,包羅萬象,頗具難度。
總統說,本次會考第一名為桃園市中興國中的林佩杉同學,已通過所有段數的考試,令人印象深刻,而去年合格的全國考生中,年紀最小的是今年3歲的桃園市蘇妍如小妹妹,年紀最長者是65歲的苗栗縣鍾玉枝女士,足以證明國人閱讀經典「從小開始」,並充分發揮「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殊值肯定。
總統也提及,參加「全國經典總會考」的考生必須熟背《唐詩三百首》及四書五經等典籍。類此經典詞句優美,在熟記後,能充分運用在與人交談、溝通或寫作等情境中;此外,其中還有許多勸人為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深刻道理,即使經過時空變遷,仍能與現代的觀念相互呼應。
總統特別舉出《禮運大同篇》中敘述古代聖賢對於理想國度的想像:「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直到今天,依然是政府施政努力追求的目標;而孟子《梁惠王上篇》提及「不違農時,榖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提醒國人環境資源有時而盡,必需節制使用,才能永續發展,二千多年前的古聖先賢就有此一環保概念,令人敬佩。
總統強調,類此意義深遠、啟發人心的內容多可見於經典之中,國人只要瞭解其中意義,並在日常生活中活學活用,經典就不僅僅是經典,而能真正成為個人修養的重要部分。
提及推廣親子共讀經典的重要性,總統說,讓孩子從小開始學習經典,陶冶性格,培育文化素養是件好事。他尤其鼓勵親子共讀,父母和孩子每天透過閱讀,共享讀經時光,相信一定會讓親子關係更加親密和諧。
總統也引述了《孟子梁惠王下篇》中的一段故事:齊宣王問孟子:「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回答:「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
總統說,他任職陸委會期間,處理兩岸事務時,就經常提及這段話,因為「以小事大」需以智慧、而非力氣;而「以大事小」則需以仁道為之。古人的智慧,到了今天,仍有許多值得參考之處,至盼藉由讀經,國人得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眺望世界」,學以致用,充分運用古人的智慧,營造出更祥和的社會。
會中,總統也聆賞由績優考生代表誦讀數段中外經典,包括老子《道德經》的第一至第五章,及英文經典《雙城記》的部分篇章。
訪賓一行百餘人,由臺灣省政府主席林政則率領、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監事徐端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