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4年03月03日
總統出席「2015觀光節慶祝大會」
  馬英九總統今(3)日上午出席「2015觀光節慶祝大會」,期勉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持續提升國內觀光產業,達成「增加投資、提升品質、創造價值」的目標。
  總統首先觀賞「2014年觀光回顧與展望」影片,了解政府與民間於過去一年來共同推廣及行銷國內觀光產業之成果,並於致詞時表示,民國65年,來臺境外旅客首度突破百萬人次,其後,於民國78年及94年分別達到2百萬及3百萬人次;換言之,每百萬人次的成長平均需時14年。
  總統指出,他上任後,政府持續以美景、美食及人民的美德做為發展觀光產業的基礎,亦推動許多提升觀光產業之政策,期進一步吸引外國觀光客來臺。
  總統並舉民國89年至96年,來臺境外旅客每年平均成長13萬多人次;而他上任後,每年平均增加86萬多人次,成長達6倍之多為例,說明臺灣觀光產業經歷了一場「小革命」。針對外界質疑來臺境外旅客增加主要係仰賴中國大陸旅客一事,總統也澄清說明,去(103)年來臺旅客成長最多的國家係韓國,顯見此一質疑「完全不是事實」。
  總統也提到,自政府開放觀光以來,我國出境人數始終超過來臺境外旅客數量,且兩者差距最高曾達500萬人次。然而,經過政府多年來積極發展觀光產業,去年來臺境外旅客已達991萬人次,相較於約1,185萬的出境人次,兩者差距已逐漸縮小,令人欣慰。
  總統強調,政府未來發展觀光產業係希望能達成「增加投資、提升品質、創造價值」的目標,「我們不要以人數為自滿」,而是必須思考如何吸引更多人前來觀光,並且讓他們能夠再度來臺。總統說,根據統計,目前約有34%的境外旅客不是首度來臺,至盼未來能持續增加,以提升臺灣觀光產值及收入。
  談及臺灣發展觀光產業的條件,總統表示,臺灣是一個海島國家,必須搭乘飛機或船隻才能前來觀光,與香港及新加坡的天然條件不同,雖有豐富的觀光資源,但起步卻較其他國家緩慢。總統說,儘管如此,由於政府改變相關產業發展政策,並採取各式方法吸引外國觀光客前來,因此,近年來來臺觀光人數已有顯著成長。
  總統強調,「觀光」是一種貿易活動,且「是一種不移動,讓外人來消費的服務業」,而前(102)年我對外貿易總額名列全球第19,相較之下,前年來臺觀光人數為801萬人次,雖然躋身全球第38名,但仍有進步空間。展望未來,至盼政府與民間繼續努力向前邁進,全面提升國內觀光條件,讓臺灣成為一個觀光大國。
  包括交通部次長范植谷、觀光局長謝謂君、「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許禓哲及「中華民國旅館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徐銀樹等均出席是場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