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4年01月15日
總統出席「104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開幕典禮
馬英九總統今(15)日上午前往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出席「104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開幕典禮,除肯定與會校長對教育工作的辛勤付出,並期許透過本次會議的相互交流,共同擘劃更完善的高等教育願景,以提升我國際競爭力。
總統致詞時表示,教育是百年事業,亦為奠定國家軟實力的基礎,根據去(103)年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公布的《2014世界最佳大學排行榜》,我國已有1所大學名列世界百大、5所大學進入前300名;此外,「世界經濟論壇」(WEF)於去年所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我國在「高等教育與訓練」項目亦位居全球第12名,顯見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在過去幾年中已有顯著進步。
總統指出,此次會議主題為「創新蛻變,多元精進」,並探討「優化高教、永續學習」及「研究務實、跨域整合」等2項子議題。總統認為,教育的「跨域整合」須兼顧「跨領域整合」及「跨地域整合」等兩大面向,同時政府亦須持續開放境外學生來臺就讀,以及讓更多本國學生出國留學,以維持國際競爭優勢。
總統說,根據統計,來臺就讀我大專校院的境外學生已由民國97年的3萬3千多人增至去年的8萬9千多人,而校園國際化最重要目的係希望我國年輕學子能在人生早期階段即與不同文化、種族及國家的學生相互交流,進而培養「不卑不亢、將心比心」的態度。
總統也提到,他經常在許多場合強調我國應於國際社會積極扮演「和平締造者」、「人道援助提供者」、「文化交流推動者」、「新科技與商機創造者」及「中華文化領航者」等5種角色,而國內大專院校亦可從中發揮力量,使中華民國更受國際社會的尊敬與重視,例如:在「和平締造者」方面,政府自開放中國大陸學生來臺就讀以來,目前在臺陸生已高達2.6萬多名,渠等在臺灣開放與和平的校園環境與本地學生互動,相信將可增進瞭解,為兩岸和平奠定厚實基礎。此外,在「新科技與新商機創造者」方面,先前有3名國立清華大學畢業生以新臺幣500萬元成立「走著瞧公司」(Gogolook),並發展出一款「WhosCall 」軟體,最後被LINE的韓國母公司NAVER以新臺幣5.29億元收購,顯見大專院校應與企業界加強產學合作及技術移轉等工作,以創造源源不絕的商機。
隨後,與會校長就「大學兼任研究助理及臨時工是否應納入勞健保」、「校務基金認列折舊,導致帳務短絀」、「永續教改機制落實與精進作為」、「少子女化趨勢衍生大專院校招生困難及整併問題」及「技職教育與高等教育資源及經費分配不均」等議題提出看法與建議,教育部長吳思華也逐一回應。
總統總結致詞時表示,他於臺北市長任內,即相當重視技職教育;就任總統後,亦多次前往全臺各地高職訪視,並鼓勵校方與企業界加強產學合作;同時,政府也亟力拉近技職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差距,雖然目前尚無法一步到位,但仍將繼續努力,盼能為技職院校爭取更多經費。
最後,總統談到,政府多年來培育了許多傑出僑生,渠等返回僑居地後仍與國內保持密切聯繫,成為我政府最堅定的支持者,並協助我海外救援工作,足證「我國僑生政策是幾十年來教育政策中最成功的」,爰盼未來能持續培育更多海外僑生,以成為我與東南亞國家合作之力量。
包括教育部長吳思華、科技部代理部長林一平、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校長戴昌賢、臺灣聯合大學系統校長曾志朗、臺灣綜合大學系統校長朱經武、臺灣教育大學系統校長吳清基、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楊弘敦、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李天任、國立科技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姚立德、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葛自祥及專科學校教育聯盟理事長陳文貴等人均出席是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