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4年01月07日
總統接見「臺北市第一國際同濟會」第47屆理監事一行
  馬英九總統今(7)日下午接見「臺北市第一國際同濟會」第47屆理監事一行,除肯定該會多年來從事公益活動之貢獻,並說明政府改善國內經濟情況及所得分配不均之成效。
  總統致詞時表示,「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是國內4大國際社團之一,目前在全國共有16個分區、320多個分會,會員人數超過1萬2千人,多年來秉持回饋社會的理念,積極參與海內外公益活動,廣獲各界好評,除連續5年榮獲「同濟會國際總會」所頒發的「全世界特別傑出區總會獎」,去(103)年11月亦連續第5年榮獲內政部評鑑為「全國性績優社團」,實屬不易。
  總統憶及,曾於臺北市長任內,獲悉「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有意爭取在臺北市舉辦世界年會,經過市政府全力支持,該會終於在2001年順利舉辦此一活動,並吸引許多會友造訪臺灣,可謂成功的都市行銷。總統說,他於2006年也獲邀成為「臺北市第一國際同濟會」(臺北會)的榮譽會員,參與「同濟會」的大家庭,深感榮幸。
  對於「臺北會」多年來持續深入基層服務,連續10年於暑假期間舉辦「同濟大愛、童心影展」,播放以孝親、品德與勵志為題的電影給臺北市小學生觀賞,同時亦推動捐血運動等公益性活動,總統也表達肯定之意。
  談及國內經濟現況,總統告訴訪賓,國內經濟情勢已有逐漸好轉跡象,例如去年2月至11月景氣對策信號連續10個月出現綠燈;去年我國第三季經濟成長率為3.63%,優於韓國及新加坡;以及去年11月國內失業率降至3.89%,創7年來同月的最低水準。此外,自今(104)年7月1日起,政府亦將第五度調整基本工資,其中,月薪將調升為新臺幣20,008元,時薪也將從目前的95元增加至120元,以進一步照顧基層勞工。
  總統表示,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各項社會福利與租稅政策,期改善國內所得分配不均問題。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家戶所得最高20%與最低20%之差距,已由民國98年的6.34倍降至102年的6.08倍,若以每人所得差距倍數計算,更降至4.08倍,創13年來最低之紀錄。總統說,由於財政部長張盛和積極推動稅制改革工作,英國《銀行家》雜誌(The Banker)近期亦評選渠為2015年「全球與亞太地區最佳財政部長」,表現深受國際社會肯定。
  總統也提到,近期國際油價已跌至5年半來的最低水準,由於我國98%能源均仰賴進口,此為一正面訊息,實有助提高我經濟成長率,而臺電公司也決定反映國際油價趨勢,回饋約新臺幣90億元盈餘,預計每戶住宅及小商家將可獲得新臺幣800元的電價扣抵。總統強調,臺電公司目前雖仍有2千多億元虧損,但政府將會承擔責任,避免債留子孫,同時亦將以「更公開、透明、親民及快速」的方式,加強與民眾溝通。
  總統並舉我國志工總數目前已突破100萬人;國民捐血率近2年均超過8%,全臺共有700多萬人捐過血;3年前日本發生311大地震時,我各界捐款總額高達新臺幣68億5千萬餘元,居世界之冠;以及國人認養約5,500名薩爾瓦多兒童,僅次於美國及加拿大等例證,肯定國人熱心公益、默默行善之義舉,並期勉大家繼續努力,共同發揮「同舟共濟」的精神,以照顧弱勢及需要幫助的人。
  「臺北市第一國際同濟會」前主席謝一淅及「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會長陳慶輝率領訪賓一行40餘人,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