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3年12月31日
總統訪視「財團法人天主教會花蓮教區附設救星教養院」
馬英九總統今(31)日下午前往臺東縣訪視「財團法人天主教會花蓮教區附設救星教養院」。
總統抵達後,親切地與院生互動、閒話家常,也親自幫他們打飯菜、餵食,現場氣氛十分熱絡。適值年終歲末,總統並特別致贈加菜金、國旗圍巾及保暖用品等,盼能讓院生度過一個溫暖喜悅的的新年。
總統於致詞時表示,「天主教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是在民國44年應「白冷會」神父邀請來臺灣宣教,迄今已有六十年歷史,而「救星教養院」是「慈愛修女會」和一群熱心奉獻的同工於民國64年在臺東尚武地區成立,直到88年才搬到臺東市現址。多年來,「慈愛修女會」一直悉心照顧身心障礙的孩子,付出的關懷與努力,令人感佩。
總統說,政府的財力有限,需要結合民間無窮的力量,尤其天主教會來臺已150多年,在臺東地區更與許多善心人士合作,以犧牲奉獻的精神,為弱勢提供協助。為了感謝像「慈愛修女會」與「白冷會」這樣為臺灣犧牲奉獻的外籍宣教人員,政府在民國100年訂定了「馬偕計畫」,讓長期為臺灣弱勢團體服務的外籍人士,可以和我國老年人享受同等的社會福利,包括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進入公立康樂場所及文教設施優待等。目前符合資格者約有5、600人,但真正去申請的人數約僅有240人,許多人沒有使用這項權益,是希望把資源留給其他國人,對此,總統特別呼籲,「這完全不會增加我們的負擔,請大家放心使用」。
總統也肯定臺東縣長黃健庭所領導的縣府團隊,並指出,去(102)年衛福部社會福利績效實地考核中,臺東縣獲得優等。同時,在去年《天下雜誌》「幸福城市」的評比中,臺東縣更是在非五都組拿下「社福力」全國第一,顯示一個預算相對不足的縣市,同樣能夠做好社會福利工作。
總統談到,陳樹菊女士曾獲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當年度「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以及獲頒菲律賓「麥格塞塞獎」,所以他此行特別購買陳樹菊女士的蔬菜為院生加菜,並邀請她一同前來共襄盛舉,以感謝她對社會的無私奉獻。
晚間,總統則與長年在臺東地區照顧弱勢族群的神父與修女們共進晚餐,感謝渠等對臺灣人民的關懷與付出。
總統於餐敘前除了和與會人員分享他幼時與祖母至萬華西園路天主堂禮拜以及去年往赴教廷出席教宗方濟(Pope Francis)就職典禮的點滴,也援引聖詠第12篇「為了貧苦者的委屈,為了窮困者的歎息,我要立刻站起─上主說:將渴望救援的人救起」,說明許多神職人員不畏困難、「逐貧窮而居」,為偏鄉民眾服務的情操,可謂這段經文最好的見證。
包括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衛福部次長曾中明、臺東縣長黃健庭伉儷、臺東市長張國洲、天主教救星教養院董事長黃兆明、院長高素雲、天主教白冷會會長魏主安及陳樹菊女士等均陪同總統出席是項訪視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