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3年12月22日
總統接見日本東京、橫濱及大阪三所僑校理監事暨校長
馬英九總統今(22)日上午接見日本東京、橫濱及大阪三所僑校理監事暨校長,除歡迎訪賓返國參訪,並說明政府推廣華語文教育之努力與成果。
總統致詞時表示,日本東京、橫濱及大阪三所僑校皆為歷史悠久的華僑學校,其中「橫濱中華學院」是由 國父所創辦,而且是日本的第一所華僑學校,至今已經有117年歷史,在華語文教育與中華文化的傳承上具有重要地位。而「東京中華學校」則是當地唯一的華僑學校,創校迄今已85年,國際知名旅日藝術家翁倩玉(Judy Ongg)即為該校傑出校友,至三所僑校中最「年輕」的「大阪中華學校」,建校至今也有78年歷史。
總統指出,三所僑校在僑居地學界的共同努力下,多年來培育無數優秀人才,對日本地區僑教貢獻良多。在教學方面,三所僑校原以教育華僑與華人子女為主,特別著重中、英、日三國語言教育,然而近幾年來日本及外國學生就讀人數逐年攀升,尤其是「橫濱中華學院」的非華裔學生比例達43%,另兩所僑校的非華裔學生比例亦有10%至20%,顯示三所僑校積極推動國際化的用心,更具體實踐了「深耕中華、立足日本、放眼世界」的僑教目標,令人敬佩。
談及臺日文化與青年交流,總統告訴訪賓,我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今(103)年首度赴日本東京與福岡兩地展出,成為臺日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在兩地展出期間,總共吸引超過近66萬人次,引發日本的「故宮熱潮」,而國立東京博物館也預計於民國105年前來故宮南院舉辦特展,預料將吸引另一波觀展人潮。此外,我政府也積極推動臺日青年交流,他上任後不久,雙方即簽署《青年度假打工協定》,原先每年雙向開放申請的名額為2,000人,因我國青年朋友參與相當踴躍,從今年10月起申請名額已增加至5,000名。
總統也提到,日本高中職學生每年來臺畢業旅行人數達1萬4千人次,臺南的「八田與一紀念園區」於民國100年完工後,也吸引許多日本師生前往參訪,實地瞭解此位對臺灣貢獻卓著的「嘉南大圳之父」;而臺南市與八田技師的故鄉日本金澤市也已開設直航班機,使雙方觀光交流更為密切。此外,民國100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時,我政府與民間合計捐助的賑災款項居世界之冠,日本民眾至今都非常感謝臺灣,目前臺日關係已達歷史上最友好的階段。
針對政府海外僑教工作,總統表示,目前我國在全球總共有超過2,700所海外僑校,均由當地僑社所創設,其中與日本三所僑校屬性相同的華文學校有1,700多所,另有超過1,000所則利用課後時間或週末上課的中文班;許多僑胞子弟因為從小學習華語的基本知識,日後求學或就業時比別人具有更多優勢,因此華語文課程深受歡迎。僑委會近年來也積極補助海外僑校的教材教具與修繕校舍等,以今年為例,共計補助全球353所僑校辦學經費,並提供全球38個國家、772所僑校所需的96萬冊華文教科書,期為海外僑胞子弟提供更好的華語教學環境。
在推動正體漢字與華語文教學方面,總統說,近年來學習華語文已在全世界形成熱潮,包括鄰近的韓國都將在2018年恢復在教科書中使用漢字。目前全球共有超過13億的人口使用漢字,其中有4千萬人使用正體字,在中國大陸提出的漢字改革方案中,完全改變的僅有460餘字,其它的僅簡化或更改偏旁,因此他主張將正體字與簡體字並列,以「中華文化總會」編製的《兩岸常用詞典》為例,透過正體字與簡體字並列對照,即可增進彼此的瞭解。
總統進一步表示,正體字的字型結構較為優美,並有一定的發展邏輯與脈絡,有助於閱讀並理解中國古籍,他在臺北市長任內即開始舉辦「漢字文化節」活動,以呈現漢字之美;就任總統後,除積極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正體漢字」列為「世界遺產」外,並全力在海外推廣正體字,例如近年來政府陸續在美國紐約、洛杉磯與休士頓等三地開辦「臺灣書院」,推動華語文與正體字教學,也期盼訪賓能與政府共同努力,持續傳承及發揚中華文化的精神。
訪賓一行30餘人,由參訪團團長暨「橫濱中華學院」校長馮彥國率領、僑委會副委員長信世昌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第三局局長張芬芬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