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今(20)日下午前往臺中市政府出席「吃在臺中 食在安心」標章授權記者會,肯定該市開辦此一制度,維護民眾健康,並說明政府近期落實食品安全工作之成效。
總統致詞時表示,近兩個月來,國內接連發生重大食安事件,預估食品業整體產值將減少新臺幣177億元,其中出口金額約64億元,占食品出口總值7.5%。總統認為,黑心廠商應予以譴責,但部分受到劣質豬油波及的正派經營業者也是受害者之一,政府應給予鼓勵,使其重新振作。
談及臺中市政府維護食品安全之作為與成效,總統指出,臺中市相當重視食品安全檢查工作,自民國100年起即實施「臺中食在安心標章」制度,而獲得該標章之業者從當初的111家,已擴增至今(103)年的614家,且廠商在取得標章後,平均業績亦成長20%,顯見此標章深受業者與消費者喜愛。
總統提到,為因應近期一連串食安問題,行政院已提出「強化食安8項措施」,同時他也2度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並於會中宣布成立「食品安全辦公室」。目前衛福部已完成全臺27家資本額新臺幣3千萬元以上食用油脂工廠的清查作業,並將繼續追查資本額未達3千萬元之廠商,預計於40天內完成查核作業。
至於食品GMP認證制度部分,總統表示,政府將於明(104)年實施新制,改由「民間做推廣、政府做認證」,以確保該制度的可信度。此外,政府也將積極落實油品「源頭管理」及「追蹤管理」措施,由衛福部、行政院農委會及經濟部工業局分別針對食用油、飼料用油及工業用油等嚴加進行邊境查驗,並透過電子發票追蹤油品流向,同時亦將實施廠商三級管理措施,包括:第一級「廠商自我管理」;第二級「第三方強制驗證」;以及第三級「政府稽查、抽驗與評鑑」,將有助降低大規模食安事件發生機率。
總統也提到,為杜絕不法黑心廠商,政府此次共計動員13個地檢署、200多名檢察官進行偵辦調查,迄今共有57人被起訴、19人遭收押,同時檢方也扣押嫌疑人資產達新臺幣27億元。而立法院日前也完成《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案的立法程序,大幅提高罰金額度及刑責,相信將能恢復消費者對國內食品的信心。
總統強調,此次食安事件雖對國內造成不小衝擊,但政府已儘速清查相關問題,期能重拾我「食品王國」的美譽,並盼業者能秉持最高商業道德,採取最嚴格的品管措施,讓國內產品繼續受到消費者的信任與喜愛。
隨後,總統由臺中市長胡志強、衛生福利部次長林奏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胡興華及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呂正華等人陪同,逐一參觀現場攤商並品嚐美食,以實際行動為業者加油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