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3年11月07日
總統出席2014年「臺北國際旅展」開幕典禮

馬英九總統今(7)日上午前往臺北世貿展覽館出席2014年「臺北國際旅展」開幕典禮時,期勉各界加強推廣我國的美景、美食、美德、醫美與健檢,讓「四美一健」成為我國吸引國際觀光客的最大本錢。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日是他第9度出席此項國際盛會,他自臺北市長任內即積極推動觀光旅遊產業,與觀光界人士建立起良好友誼;如今「臺北國際旅展」活動越辦越旺,本屆展覽共有多達60個國家、950個單位參與,盛況空前,令人欣慰。

總統憶及,他在小學五、六年級時曾多次拜讀楊乃藩所著之《環遊見聞》,深受書中描述之各地景色感動;當時他從未想過自己的國家可以成為觀光大國,但「今天我看到了。」

針對我國觀光產業的發展歷史,總統指出,過去訪臺的境外旅客人數較少,民國65年始達100萬人次,78年達200萬人次,直到94年才突破300萬人次;換言之,每百萬人次的成長平均約需14年。然而他上任後,訪臺觀光客人數持續大幅提升,從97年的384萬人次成長至98年的439萬人次、99年的556萬人次、100年的608萬人次、101年的731萬人次及去年的801萬人次,整體而言,去年來臺觀光客已較他上任前增加了430萬人次。至於今年部分,根據統計,前6個月的來臺境外旅客人數已成長26.7%,增幅為全球最高;而截至10月底,訪臺旅客人數已超過802萬人次,年底可望達到900萬人次的目標。更重要的是,過去來臺境外旅客每年平均成長16萬人次,但他就任後,每年成長平均達72萬人次,足證政府推動觀光旅遊政策成效顯著。

總統認為,臺灣之美可謂「吾家有女初長成,天生麗質難自棄」,政府在兩岸及國際領域所推動的開放政策促使更多旅客了解臺灣的魅力,特別是他就任後第2年,儘管遭逢國際金融海嘯及八八水災等挑戰,但該年觀光產業仍逆勢成長14%,充分顯示開放政策所帶來的具體影響。

談及國內各地觀光業發展現況,總統進一步指出,民國97年,造訪高雄的境外旅客不到60萬人次,但去年已達300萬人次;另外,臺東縣政府所舉辦的國際衝浪節也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好手來臺共襄盛舉;而參與臺北跨年晚會的人數成長尤為明顯,從他擔任市長時的16萬人次增至去年的116萬人次,吸引眾多國際旅客專程來臺欣賞101大樓所施放的煙火。

總統強調,我國具有美景、美食與美德等要素,加以政府現正推行的「國際醫療─美容與健檢」等「四美一健」,定能招攬更多觀光客。以日本為例,儘管近期日幣持續走跌造成該國旅客出國人數呈現2%的負成長,但來臺日客人數卻成長12%,足以說明我國的魅力與優勢。

總統表示,美國《紐約時報》、《生活旅遊網》(CNNGO)及英國《衛報》對我國觀光景點均讚譽有加,代表民間與政府的努力已獲得國際社會肯定,展望未來,期盼各界能繼續合作往前邁進,進一步展現臺灣的軟實力。

隨後,總統與交通部長葉匡時、觀光局長謝謂君、臺北國際旅展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蘇成田、臺灣觀光協會會長賴瑟珍,以及駐華使節與參展單位代表等共同進行剪綵儀式,為本屆「臺北國際旅展」揭開序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