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3年11月05日
總統出席「2014大師論壇-經濟高峰會暨蔣碩傑院士紀念會」
  馬英九總統今(5)日上午出席「2014大師論壇-經濟高峰會暨蔣碩傑院士紀念會」,除追思蔣院士對推動臺灣經濟的貢獻外,亦說明我國經濟近期發展,並重申我加入區域經濟整合之決心。
  總統於致詞時表示,《經濟日報》連續6年舉辦10場「諾貝爾大師論壇」,先後邀請了10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來華分享獲獎研究之論點,同時為臺灣經濟發展提供觀察與建言;此外,由於今年適逢蔣碩傑院士逝世20周年,主辦單位特舉行追思紀念活動,並邀請蔣院士的女婿,即去年(201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韓森(Lars Peter Hansen)發表專題演講,類此用心規劃的活動,每次舉辦皆引發廣泛迴響,深獲各界好評。
  提及蔣院士對臺灣經濟之貢獻,總統說,渠曾在「國際貨幣基金」(IMF)從事長達10年的研究工作,係前中央研究院院士與中華經濟研究院的首任院長,並在1982年時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名,是首位被提名的華人經濟學家。渠所提出的「可貸資金理論」,奠定其於經濟學界的權威地位,並與院士劉大中共同建議推動外匯貿易改革,提出「單一匯率」與「利率自由化」等金融政策主張,促使我國跨出經濟自由化第一步;而渠所主張的「穩定中求成長」理念,則係六0年代我政府推動經濟發展時極為重要的施政主軸。時隔數十年,渠提出的多元經濟思維,至今依然歷久不衰。
  總統也指出,論壇主講者韓森係美國芝加哥大學資深講座教授,也是國際知名的計量經濟學權威,發展出探討總體經濟指標與金融資產關係的統計方法,驗證資產定價理性理論。此項研究成果,奠定了國際間對資產價格的認知基礎,堪稱貢獻卓著。渠於去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可謂實至名歸。
  針對國內近期經濟發展情形,總統表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10月份最新報告,我國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為3.5%,高於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值3.3%,亦優於新加坡及香港的3%,另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公布,今年國內第三季經濟成長率為3.78%,更是創下最近7季以來新高;此外,國內的景氣對策燈號已經連續8個月出現代表景氣穩定的「綠燈」,顯示當前國內經濟持續穩定成長。
  總統強調,我國政府亦積極落實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富民經濟」,除於今年8月宣布自明年7月起,每月基本工資將調高至新臺幣20,008元、時薪調高為120元外,也以政策誘因鼓勵企業加薪。行政院會於今年6月通過的《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即鼓勵企業調高基層員工薪資,倘經立法院通過,預計將可帶動全臺約三分之一中小企業加薪,至盼藉此「讓經濟發展的果實為全民所共享」,進而創造均富安和的社會。
  總統也特別提到,為加速我國融入區域經濟整合,政府積極推動與其他貿易夥伴洽簽經濟合作協定。從2010年起,我陸續與中國大陸、日本、紐西蘭與新加坡簽署經濟合作或投資協議,盼藉此提升我整體經濟競爭力;此外,在面對韓國及澳洲積極與中國大陸談判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情勢下,我政府將力求加速《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續的貨品貿易及爭端解決協議等談判,藉以提升我國際貿易競爭力。
  在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方面,總統指出,政府刻積極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並努力與上開兩個區域經濟整合協定的成員建立夥伴及互信關係,尋求相關支持,為將來參與談判預先鋪路。
  至於政府推動經濟自由化與國際化之實質作為,總統說,政府將運用各項政策工具,全力調整臺灣產業的經營模式,由「效率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的經濟模式,鼓勵產業投入創新研發,透過「創新加值」推動產業轉型與升級;此外,在調整產業結構方面,政府將以「維新傳統產業」、「鞏固主力產業」及「育成新興產業」為主軸,讓國內產業朝向多元、高值及跨領域創新等方向發展,進而提升產業競爭力。
  最後,總統強調政府將持續落實「壯大臺灣,連結亞太、布局全球」的戰略目標,朝自由開放及與國際接軌的方向努力,讓臺灣於全球化的國際經貿競賽中長保優勢、掌握先機。
  包括蔣碩傑院士夫人馬煕靜女士、聯合報系董事長王文杉、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啟源、院長吳中書、中國建設銀行總經理李國夫及總統府副秘書長蕭旭岑等均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