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3年11月04日
總統接見「國際獅子會臺灣總會300G2區」領導幹部
馬英九總統今(4)日上午接見「國際獅子會臺灣總會300G2區」領導幹部,除肯定該會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精神外,亦說明我國於國際社會扮演「人道援助提供者」及「和平締造者」之相關作為。
總統於致詞時表示,國際獅子會於1917年在美國伊利諾州創立,至今共有209個國家或地區參與,會員總數約136萬人,係全球規模最大的服務性非政府國際組織之一。國際獅友們長期以來發揚「We Serve」精神,從事各項人道援助與公益活動不遺餘力,殊值肯定。
總統也提到,我國第一個獅子會創立於民國15年,是全世界第三個成立獅子會的國家。而臺灣總會發展至今,已有4萬4千多名會員在全臺各地從事公益服務,包括持續辦理反毒、反飆車、反霸凌、反幫派及反援交等青少年活動,其中獅友們迄今已捐贈57輛大型捐血車、20輛小型捐血車與運輸車,讓民眾得以就近捐血,提升捐血意願,使臺灣的捐血率高達8.13%,超越美、日及歐洲各國,居世界之冠。
總統說,國際獅子會臺灣總會300G2區成立至今,多年來在桃園縣深耕,提供各項服務,包括捐贈婦女防癌車、口腔X光醫療車、骨質密度測定器等,造福桃園13鄉鎮市民,廣受民眾歡迎;去年6月,又另捐贈2輛價值新臺幣370萬元的復康巴士予桃園縣政府,車上並配有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急救設備;此外,在高雄氣爆事件後,該區捐款金額更超過新臺幣4千萬元,顯見渠等在行善或公益方面皆不落人後,愛心無限。
提及我國扮演國際社會上「和平締造者」之努力,總統說,自他上任以來,即致力改善兩岸關係,雙方至今簽訂21項協議,讓臺灣海峽由過去衝突熱點轉變為今日和平大道;此外,我國亦與日本簽署《臺日漁業協議》,並與菲律賓達成海上執法共識,不僅減少我方漁民在東海與南海的漁業糾紛,也提高雙方漁民的漁獲量,讓我國與周邊國家處於「相對和諧的狀態」。
至我國於「人道援助提供者」之貢獻,總統表示,過去6年多來,於大陸汶川震災、海地強震、日本東北大地震與海嘯,及2013年11月菲律賓、帛琉海燕風災等國際重大災害,我國均曾適時提供人力援助及物資捐輸,期能協助受害國家盡快度過難關。
總統進一步表示,我國人目前共認養35萬名兒童,其中有25萬名係海外兒童。他在今年7月出訪薩爾瓦多時,曾與所認養的薩國少年馬文(Melvin Antonio Perez)會面,並得知我國人在當地共認養約5,500名兒童,僅次於美國及加拿大,倘以認養薩國兒童占國家人口比例計算,我國則位居世界第一,足見我國是個「愛心輸出國」。
總統也表示,我國在國際人道援助上的努力,迄今亦獲得國際社會的肯定,例如,目前我國雖僅有22個邦交國,卻獲得全球140個地區及國家給予我免簽或落地簽證待遇,足證在政府與人民長期的努力下,我國已成為一個受人尊敬,讓人感動的國家。
最後,總統提及,國際獅子會「LIONS」五個字母所代表的涵義分別是:「L」:Liberty(自由)、「I」:Intelligence(智慧)、「O」:Our(我們的)、「N」:Nations(國家)、「S」:Safety(安全),意即「運用智慧、尊重自由、促進國家安全」。期盼渠等持續發揚獅子會精神,讓國內及國際社會感受更多善意,營造和諧安樂的氣氛。
訪賓一行1百餘人,由國際獅子會臺灣總會300G2區總監趙永源率領,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