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12月20日
總統接見第六屆「慈光獎」當選家庭得獎人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第六屆「慈光獎」當選家庭得獎人,肯定並感謝他們為家庭、為社會的平安、祥和所付出的心力與貢獻。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本人有機會與第六屆「慈光獎」得獎家庭見面,感到十二萬分高興。首先,要代表政府向在場先進、得獎好朋友們表達最高的敬意與賀忱,各位在家庭中侍奉長輩及教養子女有方,家族情感融洽和諧。對外則積極參與公益活動,行善鄉梓,服務人群,因此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慈光獎」慈善家庭楷模的殊榮,實在非常不容易。
社會的祥和與安定,是國家進步發展的基礎與動力,而家庭是社會中最基本、堅強和親密的組織,也是最佳的合作團隊,如果全體家庭成員都能秉持共同理念,彼此關愛鼓勵,相互合作,一定能夠實現理想。若能進一步以從事慈善活動為共同目標,不但可以讓更多人分享家庭的溫暖,也能帶動社會風氣的改善。有鑑於此,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協會從民國八十三年起舉辦「慈光獎」慈善家庭表揚活動,希望經由彰顯家庭成員共同參與公益事業、溫馨助人的事蹟,鼓勵全民參與公益服務工作,以落實心靈改革運動,並促進家庭和樂及社會祥和。活動舉辦以來,對於喚起社會大眾重視善良風俗,以及彰顯人性的光明面,成果非常豐碩,深受各界肯定與推崇。
在座各位家庭楷模都有讓人感佩的優良事蹟,不僅只是關愛自己的家人,更發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愛精神,幫助社會上許多需要幫助的人,使大家的生活都能得到較完善的照護。這種將「小我」擴大為「大我」的人性關懷,不但充實自己的生命,也為我們下一代的品德教育立下了良好的典範。
近年來,我國受到經濟快速發展及家庭結構變遷等因素的影響,人們勤於追逐所謂物慾享受與感官刺激,卻忽略精神文化的陶冶,因而產生許多社會問題。衷心期盼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協會及其他有的慈善團體,能夠繼續努力,多舉辦類似的活動,讓人性的光輝給我們的社會帶來溫暖和祥和,進而收到潛移默化和見賢思齊的效果。
希望透過各位的「慈光」照亮台灣每個角落,不論是高山或是海邊;也希望各位的「慈光」讓台灣沒有暗處,沒有死角,縱使有暗處也沒有哭泣,使台灣的每個角落都能充滿溫馨與祥和。
不論各位是從那裏來,是從事那個行業,都是社會的最佳楷模,所以阿扁在這裏要呼籲大家,要向各位多多學習,使每一個人都能無私、無我地付出與奉獻,讓我們的國家、社會能夠更加美好。
第六屆「慈光獎」當選家庭得獎人鍾沐卿、鍾張丁妹、陳明智、陳蘇笑、向雄輝、向洪萬枝、吳陳蘇、吳怡嬅、高福祥、鄧麗玉、葉光輝、葉陳碧琴、王崧雄、王謝末子、廖王菊、廖進士、廖正和、廖賴雪霞、黎廣壽、張鈴玉、沈河川、楊淑卿、翁烔訓、李麗英、賴秋金、許選、王增堯、王慧玲等二十餘人,上午是由高雄市慈善聯合會總會長蔡皆悅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簡又新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