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3年09月26日
總統接見「泰國海華協會」回國訪問團
馬英九總統今(26)日下午接見「泰國海華協會」回國訪問團,除肯定該協會致力僑社團結和諧,亦盼未來臺泰關係與交流能更密切。
總統於致詞時表示,「泰國海華協會」甫於今年5月成立,參與會務的成員均係多年熱心推動僑務的僑領先進,包括「臺灣商會聯合總會」、「臺灣客家同鄉會」、「臺灣會館」與「華僑協會」等泰國僑界重要社團負責人及核心幹部,顯示該協會於泰國僑社間具有重要影響力及代表性。
談及臺泰兩國交流現況,總統說,中華民國與泰國雖無邦交,但兩國民間關係密切。根據我經濟部的統計資料,去年臺泰雙邊貿易總額為100.89億美元,從1952年至今年3月,我國對泰國累計投資金額達134.8億美元,是泰國第三大外資來源國。此外,在臺泰雙邊勞務合作方面,截至今年8月底,總計有59,304位泰國勞工朋友在臺工作,人數僅次於印尼、越南及菲律賓,於所有外勞來臺國家中排名第四,顯示臺泰兩國在經貿與勞務交流方面相當密切與頻繁,亦盼未來兩國能進一步強化雙邊關係及友誼。
總統也表示,他上任後即積極改善兩岸關係,至今兩岸已簽署21項協議,雙方往來人數一年達8百萬人次;此外,雙方民間經貿交流與人民往來也日益頻繁,兩岸去年的雙向貿易額(含港澳)達到 1,636億美元,然我國與大陸貿易額「金額增加了,但比例減少了」,此係因我國與東南亞各國的貿易額由原本總貿易額的15%增加至19%,「分散我們貿易出口地區,這其實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談及國內經濟發展,總統說,目前國內景氣正逐步回溫,行政院主計總處於今年8月中旬公布的最新全年經濟成長率為3.41%,係今年以來最高數字,失業率則為4.08%,是近14年來同期最低水準,「廠商求才的人比失業求職的人多」,尤其目前國內適逢百貨週年慶,興旺的買氣也顯示消費者信心逐漸回升。
總統提及,為提升臺灣的經濟競爭力,政府近年來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包括 2010年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2011年又與第二大貿易夥伴日本簽署《臺日投資協議》,去年則分別與紐西蘭及新加坡簽訂經濟合作協定,凡此皆係我國向國際社會展現推動貿易自由化的決心,亦盼能藉此創造未來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有利條件,以加深我國在區域經濟的參與度。
談及我國觀光產業發展,總統表示,國內觀光業近年來蓬勃發展,去年來臺的境外觀光客到達802萬人次,今年預計可突破900萬人次,至盼到2016年時,來臺旅客可突破1,000萬人次,展望未來,政府也將與民間共同努力,提升我觀光產業品質,讓觀光產業成為臺灣服務業的旗艦產業。
總統也提到,自他上任後,國內治安狀況亦有明顯改善,去年係自1995年來,國內治安最好的一年,無論是全般刑案、暴力及竊盜等犯罪發生數,皆是近19年來的最低紀錄。今年7月,美國民間網站《Lifestyle9》選出全世界十大安全國家,臺灣僅次於日本,高居第二名;此外,根據美國商會對在臺美籍人士的調查,「治安」向來是美籍人士對居住在臺灣最滿意的一環,足證我國治安備受國際肯定。
訪賓一行由「泰國臺灣商會聯合總會」榮譽總會長馬勝德率領、立法委員詹凱臣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吳秋美及僑委會副委員長信世昌等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