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3年09月11日
總統出席「102年度人身保險業優秀從業人員表揚大會」
馬英九總統今(11)日下午出席「102年度人身保險業優秀從業人員表揚大會」,除肯定金融保險業對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並期許與會者持續為提升國家競爭力及促進社會安定而努力。
總統致詞時首先對今日接受表揚的499位壽險從業人員表達祝賀之意,並表示,目前全國共有78萬金融從業人員,保險業占55萬人,其中登錄壽險業務員約33萬人,而受獎者不僅在保險本業有傑出表現,更熱心參與公益活動,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力量,令人敬佩。此外,主辦單位「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已連續7次獲內政部頒發「全國性優良社會職業團體優等獎」,對於推動壽險業健全發展貢獻卓著。
總統指出,「金融」是經濟的血脈及產業的後盾,前幾年全球發生金融海嘯,我政府即透過「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三挺政策」,帶領國人順利度過難關。而國內壽險業去年的保費收入達新臺幣2兆5,000億元,今年上半年也達到1兆3,00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14%;壽險業的資產總額則由民國101年底的14.5兆元,成長至今年6月底的17.5兆元,「商業保險是廣義社會安全制度中重要的一環」,壽險業資產總額逐年提高,也代表相關業者必須承擔更多維護社會安全的責任。
總統進一步說明,在保險理賠方面,去年壽險給付金額高達新臺幣1兆2,500億元,其中與社會救助有非常密切的關聯,例如不久前發生的澎湖空難與高雄氣爆災變,國內壽險業者累計理賠金額達3億2,600萬元,而壽險業針對高雄氣爆災變也自行發動募捐,募款金額達1億2,187萬元,充分顯示該產業對社會的關懷與愛心。
總統說,鑒於保險業具有充裕資金,政府正積極規劃如何運用相關資金投入公共建設及社會福利事業,尤其我國人口呈高齡化趨勢,希望能夠拓展長期照護產業,讓保險業發揮安定社會的功能。此外,政府近年來已積極鬆綁相關法令,包括開放保險業參與公辦都市更新案件與文創產業,並建立適合保險業參與促參案的模式等,截至今年6月底,整體保險業資金約有新臺幣15.8兆元,而運用於公共建設及社會福利事業的投資金額僅有979.68億元,顯示仍有成長空間,期盼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開發更多投資項目,俾增進民眾福祉。
總統也提到,政府已規劃一系列的推動發展措施及策略,包括推動「金融進口替代」(透過在臺灣的金融機構,直接投資與交易金融商品)、「金融數位化」(透過行動數據,提供金融服務)、「布局亞洲」及「發展亞太理財中心」等,期促進金融保險業的蓬勃發展、創造國內就業機會、增加國庫稅收及培養專業人才等,也期盼在未來3到5年內,國內有1到2家保險公司能發展成為國際級的保險業,並進軍國際市場。
包括行政院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許舒博、「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戴英祥、「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賴清棋及「中華國人保險管理學會」理事長鄭濟世等均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