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3年08月09日
總統出席「國家政務研究班第8期及高階領導研究班第7期」聯合結訓典禮

馬英九總統今(9)日上午前往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出席「國家政務研究班第8期及高階領導研究班第7期」聯合結訓典禮,並分別以政府處理臺菲關係、推動油電政策透明化、全民健保及募兵制度等措施為例,期勉高階文官共同努力,讓中華民國成為受人尊敬、讓人感動的國家。

總統致詞時表示,此次係他上任後第9度參加上開研究班的開訓或結訓典禮。今年計有49位正副首長與高階主管完成為期6週的國內課程,以及2週的國外短期講習,分別赴法國及英國參訓,目的是為了培育高階文官的國際視野,及彰顯政府對培育高階領導人才的重視。

談及國際觀,總統指出,他經常以國人必須善待在臺工作的外勞來闡述,因為外勞與我們擁有一樣的人格,與僱主只是契約關係,而沒有身分問題。總統也舉他在擔任臺北市長期間,處理信義快速道路工程坍方不幸罹難的2名外勞的撫卹事宜為例,除要求北市府設法增加渠等的喪葬補助費用外,在設置工程記紀念碑時也增列泰文撰刻,展現將心比心的普世價值,說明這也是國際觀的一種表現。

在臺菲關係上,總統提到,我政府以堅定態度與和平手段,解決臺菲「廣大興28號漁船案」紛爭,雙方並對未來執法機制達成3項重要共識,不僅維護了漁權,也增加了漁貨;而菲國去年遭受海燕颱風侵襲時,我政府更不受先前事件影響,立即出動18架次軍機及1艘軍艦,運送約700餘噸物資至災區,彰顯我國政府及人民於人道援助工作上不遺餘力。

談及國家當前經濟情勢,總統指出,6年來政府已創造65萬個就業機會、國內景氣燈號已連續5個月出現綠燈、主計總處7月底公布今年第二季的經濟成長率則達到3.85%、 6月份的失業率也降到近14年來同月份最低的3.92%;此外,7月消費者信心總指數為88.17,也創歷史新高。

總統說,國內景氣雖然逐漸回溫,但仍面臨諸多嚴峻挑戰。對內,產業結構調整仍不夠快速,爰政府致力協助產業升級,並盼國內產業能由「效率驅動」轉型為「創新驅動」的經濟模式;對外,希望持續創造有利條件,儘速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總統也提及,《華爾街日報》日前刊登「臺灣自甘落後」(Taiwan Leaves Itself Behind)評論指出,儘管臺灣已與紐西蘭及新加坡簽署經濟合作協議,並獲致成效,然臺灣貿易自由化的程度遠遠落後其他鄰近地區,卻仍未有警覺,例如立法院迄未通過《兩岸服貿協議》。因此,總統認為,臺灣倘在關稅方面無法跟上其他貿易競爭對手的腳步,則在許多國家市場的占有率將會越來越低,這對臺灣是極大的挑戰,「千萬不能小看」。

針對政府推動「油電價格合理化方案」,總統表示,經濟部靠著不斷努力,讓油電政策不用在立法院決定,而是將油電價格回歸市場機制。總統也以明日油價將跌三毛錢為例,指出中油公司透過公式計算油價,代表油價透明化、市場化、制度化之具體成果。

在「不動產實價登錄制度」方面,總統指出,內政部於民國101年8月1日開始實施,截至目前為止,已登載80萬筆資訊,且有3千6百多萬人曾上網查詢,不僅讓消費者瞭解市場動態,促使房屋交易價格透明化,也讓不動產交易秩序更加健全,獲得各界肯定。

談及健保議題,總統表示,前年初美國有線電視網(CNN)曾製作全世界醫療保險制度節目,列舉三個最成功的國家,我國與瑞士及英國同列其中,而我國係當中民眾醫療支出最低者。而在實施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後,已有效改善虧損情形,至民國105、甚至106年皆無須擔憂財務狀況。此外,過去5年多來,我國歷經金融海嘯與歐債危機等衝擊,所幸有相對便宜、有效、方便與滿意度高的健保制度,讓中低收入戶獲得一定保障,顯見健保已成為「最重要的社會安全網」。

總統也提到,為符合整體國家需要及未來作戰需求,並改善兵員過剩問題,政府爰推動「募兵制」,使役男轉換為接受四個月軍事訓練,期能達成「提升國軍戰力」、「合理運用人力」及「降低社會成本」之目標。此外,國軍從「待遇」、「尊嚴」及「出路」三面向推動「募兵制」,已獲致初步成效,今年度報名志願役的士兵人數截至7月中旬已達2萬1千餘人,超出10,500餘人的年度募兵數,令人欣慰。

總統並舉衛福部技正楊明玉先前發現食品違法添加塑化劑事為例,說明公務員應秉持「打破沙鍋問到底」及「公門好修行」的精神,積極任事,更要以納莉風災、88水災及高雄市氣爆事件為鑑,強化風險管理,建立災害預防與危機管控的機制,努力去做對人民及國家有利的事,讓中華民國成為受人尊敬、讓人感動的國家。<

包括行政院長江宜樺、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黃富源、副人事長顏秋來及三位研究班輔導委員-世新大學教授余致力、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呂正華及國家發展委員會參事陳海雄等均出席是項典禮。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