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0年12月27日
總統頒贈九十學年度國家講座聘書給得獎人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代表政府頒贈九十學年度國家講座聘書給十位得獎人,對他們獲頒講座以及在學術上的卓越貢獻,分別表達賀意與敬意。
  在頒贈之前,總統並應邀致詞,致詞內容為:
  今天,非常榮幸,能夠在這裡頒贈九十學年度國家講座聘書,給十位得獎的學者。首先要代表政府恭喜十位得獎人,在眾多的角逐者中脫穎而出,榮膺國家講座;對於各位長期投入研究工作,在艱苦的學術道路上,具有卓越的貢獻,更要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國家講座,是目前教育部所頒贈的最高學術榮譽。參與遴選的基本條件,必須具備中央研究院院士身分,或曾獲得教育部學術獎,或在學術上、專業領域上有具體的傑出貢獻,聲望卓著者。今年,共有三十一位傑出的學者申請,經海內外學者審查後產生。如此嚴格的條件,和嚴謹的甄選過程,正足以凸顯國家講座崇高的地位。
  然而,國家講座設立的目的,並不僅止於肯定個別學者的學術成就,更是要將大家的智慧,擴大傳遞。我們將聘請這些望重士林的學者,在大學校院裡授課講學。我們期望講座主持人以豐富的學術內涵,透過卓越的教學過程,來啟迪學生學習的興趣;並且帶領研究,向前開拓更寬廣的知識領域。
  當然,提升研究水準的目標,不可能只靠一個國家講座,就能達成。我們需要政府、產業與學術界彼此之間,更多的配合。我們很高興看到,國內許多民間企業設有獎金,贊助傑出的學者以及好的研究計畫。在政府方面,總統府從今年開始,也頒贈國內科學研究最高榮譽的第一屆「總統科學獎」,鼓勵國內長期致力於科學研究的學者。教育部也將逐年編列重點發展研究經費,以建構我國高等教育良好的基礎建設。各大學院校,也可以結合其他研究機構或產業界,整合資源,形成更完整的團隊,發展大型的創新研究。在各方面密切的配合之下,我們期望,國家講座,能夠成為國內學術發展的新動力,帶動整體的學術水平,向上提昇。
  國家講座,代表了國家對於學術研究的重視與支持,但並不代表知識的全部榮耀。因為國家講座的名額只有十名,我們有那麼多的優秀學者,雖然成就也值得敬佩,但並沒有能夠在這次得獎。阿扁也願意藉此機會,對於所有在人類知識累積的漫長路途中,不斷奉獻的學術工作者,致上最高的敬意與謝忱。
  最後,再次恭喜十位國家講座得獎人。對於稍後我們即將選出的第四十五屆學術獎得獎人,在這裡也預先向大家恭賀。個人深信,由於諸位的學術深耕與傳播,我們的國家,不僅能夠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更能夠對整個人類的文明,做出不可或缺的卓越貢獻。敬祝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新年快樂!謝謝!
  頒獎典禮下午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行,獲頒國家講座之教授名單為:人文及社會科學類科:黃一農、石之瑜、羅昌發;生物及醫農科學類科:林榮耀、周昌弘;工程及應用科學類科:陳文村、陳力俊、葉超雄;數學及自然科學類科:劉瑞雄、陳永芳。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