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3年08月01日
總統接見全國原住民族16族代表及原住民族籍立法委員
  馬英九總統今(1)日上午接見全國原住民族16族代表及原住民族籍立法委員,重申政府將持續秉持「尊重差異、公平正義、推廣自治及自主發展」等四大原則推動原住民族政策,以促進族群發展與保障渠等權益。
  總統致詞前首先率與會人士為昨(31)日在高雄氣爆事故中死傷的200餘位民眾起立默哀一分鐘。
  隨後,總統致詞時表示,民國83年8月1日,國民大會通過憲法增修條文,將「山胞」此一名稱正名為「原住民」,時任不分區國大代表的他亦見證此一歷史時刻,與有榮焉。
  總統指出,為紀念原住民族首次以主體身分為自己定位,並喚醒臺灣民眾的正確認知,政府自民國94年起將每年的8月1日訂為「原住民族日」。此外,為反映遷臺後之社會現況,政府共七度增修憲法條文,除明定113席立委席次中應有6席屬原住民族,並規定國家應保障原住民族身分及政治參與,同時促進渠等在教育文化、交通水利及衛生醫療等方面的發展。
  總統指出,目前全國2,339萬人口中,原住民族共有53萬6千人,占總人口的2.2%,係國內主要族群之一。為推動相關政策,他上任後提出「尊重差異、公平正義、推廣自治及自主發展」等四大原則,經過6年多的努力,現已獲致顯著進展。例如編列4年新臺幣500億元預算,由7個部會及地方政府以跨域合作的方式,共同規劃執行「原住民族基礎建設方案」,積極辦理原住民族國土復育及家園永續,據統計,各年度的達成率均超過90%。
  在保障原住民族司法權益方面,總統舉例,法務部已於去年在全國21個地檢署設置48位專責檢察官,司法院亦成立9個原住民族法庭。此外,立法院修正通過《刑事訴訟法》,明定在起訴或審判原住民時,應有辯護人為其強制辯護;偵查或審判中亦須告知原住民被告得選任辯護人,期能提供原住民族更多的保障。
  至於原住民族自治部分,總統表示,原民會於去年9月報請行政院審查《原住民族自治暫行條例》,迄今已完成二次法案審議作業。又,該會於今年1月重新報送行政院審查《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法案,行政院也已完成第一次審議工作。未來,政府將繼續努力制訂相關法規,以保障原住民族的基本權利。
  針對原住民族的文化保存,總統指出,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9年的報告及國內語言學者的調查,臺灣原住民族語中已有9種被列為「瀕危語言」,為有效保存原住民族多元族語,政府將繼續透過「族語學習家庭」、「師徒制族語學習機制」與「聚會說族語」等措施,提升復振原住民族語的成效。
  談及原住民族的經濟發展,總統強調,政府預計自民國102年至105年投入新臺幣16億元扶植族群文化創新產業,打造部落產業亮點,同時結合生態旅遊,推動文化國土復育,活化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期能吸引更多旅客,協助原住民族開發特色產業。
  總統說,行政院已於今年3月26日啟動原民會的組織改造,擴增編制與人員,期勉該會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持續落實各項政策,為傳承部落傳統文化及保障原住民族權益共盡心力。
  訪賓一行由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林江義率領,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立法委員廖國棟、簡東明及鄭天財等人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